29家事,宴席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現在剛剛下午4點多,家裡沒有其他人,就小丫頭自己在家。
“爸媽和小晴呢?”
王遠揹著竹筐回到小院,連忙把柵欄門關上防止雞崽子們跑出去。
小丫頭像個小尾巴一樣,亦步亦趨的跟在王遠後面:“爸媽下地幹活去了,大姐上學去了。”
“上學!?哦,高中開學了。”
王遠進屋洗了把臉,邊擦臉邊瞄了眼粗糙的手撕月曆牌——1986年9月8日。
大妹妹王晴沒考上中專,不過還算爭氣,考上了高中。
去年,也就是1985年中秧頒佈了《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》,決定把九年義務教育作為四化建設的一項根本大業,但距離農村貫徹落實九年義務教育還差的遠。
要一直到2006年才透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》,那時候才慢慢落實義務教育。
這頭年上學是要交學費,雜費等等的,而且升學率非常非常低,王遠記得妹妹一個班級將近60人,考上中專的就1個,考上高中的有3個,其他50多人全部下學了。
清理了一下個人衛生,然後王遠發現了櫃子角落的梨。
黃色的梨皮上有點點斑點,看上去就非常誘人。
拿著梨和板凳來到院子中,啪嗒~放下板凳,坐在上面邊吃梨,欣賞夕陽邊想事情。
“二哥二哥……”
小丫頭彷彿有說不完的話,她一點也不老實,一個勁兒的往王遠身上爬。
“家裡怎麼多了這麼多雞崽子?”
“爸爸買回來的,媽媽說小雞長大了就有雞蛋吃了。”
“你是不是當我是樹了?再往我身上爬,我可要揍你了啊。”
“嘿嘿~讓我吃一口梨嘛,我就吃一小口。”
“自己想吃不會去屋裡拿啊。”王遠還是給小丫頭吃了一口梨,後者滿臉笑容,奶聲奶氣的道:“你這個梨甜。”
啾啾啾~
黃毛小雞崽們跑來跑去,不時的叫幾聲,爭搶著啄食梨皮,臥在柴草垛上的大白貓慵懶的醒來,她感覺滿院子的小雞崽子似乎是她的食物。
又過了一小會兒,爸媽滿臉疲憊的從地裡回來了,汗漬浸透了衣服,看到王遠後夫妻倆都很高興。
大狼狗搖尾巴晃腚,哼哼唧唧直往王遠懷裡撲。
聊了幾句山裡的事後。
王遠便問起了妹妹王晴,王爸爸搬個小板凳坐在王遠右邊,點燃旱菸道:“你妹妹願意唸書,那就唸吧,多學點東西也挺好的。”
王媽媽在裡屋刷鍋做飯,叮叮噹噹的聲音響起。
“一年學費12塊錢,然後其他的雜費,吃飯等等……小晴這丫頭學習是有股韌勁兒,就是一考試就緊張,本來能考上中專的,結果考試時沒發揮好……”
王媽媽抱怨呢,她對自己的大丫頭寄予了厚望,結果失望了,話語中還隱隱有對女兒未來的擔憂。
在1986年的很多地方,學生們普遍更願意讀中專,而不願意去讀高中然後考大學。
這和後世完全相反。
是不願意上大學嗎?
當然不是了,主要原因還是考大學太難太難了,對農村娃來說太過縹緲,像夢一樣虛幻,非常遙遠想都不敢想。
一個鄉一年能有一個學生考上大學嗎?恐怕夠嗆。而中專也包分配,轉非農業戶口,吃皇糧端鐵飯碗,還能早早就業賺錢——所以大部分的尖子生都願意讀中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