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呂虔相談間,劉祈以表信任,不僅介紹了當下戰況,還表露了他的兵事安排。

“劉使君,欲得甄城?不瞞劉使君,我於甄城且多熟悉,另與甄城中一些友人也有聯絡。

勞得劉使君信任,我願率部往之相助!”

呂虔率千部人馬剛至,即做請戰。

劉祈欣慰之外,忙應道:“戰情緊急,東郡戰事,甚至關乎天下存亡,子恪往之,當為大助力也!”

在邀呂虔入大帳後,劉祈將詳細軍情告之,後又點了守於運城的一部人馬,再為呂虔所領,以部將為之輔助,追隨魏真而去甄城。

初見一面,便如此信用,呂虔已不知如何用言語表達。唯有以戰功,以做回報之。

隔日時,在劉祈的書信還唯有送到臨淄時,荀或的書信,竟是先一步到來。

其中所書內容,同劉祈不謀而合,乃是憂思袁紹這次兵入雒陽,以漢天子處於危險之中。

在半年前,青、兗、冀尚未交鋒之時,各方平衡下,袁紹即有心,亦不敢未有作為。但現在平衡,已然被打破,大不同也!

濮陽城下。

曹軍大帳內,曹操同樣在進行一場軍事會議。

含陳群、曹仁等,皆處於其內。

冀州牧袁紹的出兵,還有實際上對白馬的控制,看似幫助他曹操穩定局勢,但曹操並無多少喜色。

袁紹的作為,明面上是一起對抗青州牧劉祈,可實際上,何嘗不是想借機得領兗州之地。

今日一早傳來的訊息,其大部人馬,兵入河內郡,更是對整個局勢,撒上了看不見的陰影。

曹操得到此間訊報的霎時間,就將陳群等人召來議事。

“本初之部,兵往河內,其意欲何為?可是欲得雒陽乎?”

曹操沉聲道。

“明公,而今情形來看,大有如此可能。袁本初之行,只怕正藉助明公與青州軍戰事行為。

如此一來,於明公取兗州也為不利耳!但以青州軍於兗州的掌控,還有兗州地方叛軍支援,我部之優勢,也在減緩。

以今下,明公不過得取陳留,梁國,濟陰,山陽部分之地。而以東郡之戰,隨著劉希德後方之部到來,局面會越發嚴峻……”

陳群言語一頓,總歸而言,還是曹軍之部,在豫州和徐州戰事中,傷亡過多,難以同劉祈人馬比較。

人數上的劣勢,一旦到了全域性戰場上,就會顯露出來。

若沒有陳宮等人之變,陳群可以預見的是,得取兗、豫二州的曹操,只要在給之數年功夫,便能影響北方局面,另以對處於四戰之地的荊州,行成壓迫。

但兗州的亂局,將一切有利局面,就此打破。

陳群便是能力卓越之士,於此大勢上,也無能為力,只有從最優之處,為曹操破局。

他接著方才的話,於曹操等人目光下,繼續道:“今之於情形,明公若是想重奪兗州大部,需將豫州人馬,全部抽出,而來前線,並從各地調集糧草,以做戰事。但這般的話,袁本初兵行雒陽,若真如其意,那冀州之軍,在得獲目標後,下一個便是青、冀二地。

明公或失豫州,且與青州牧兩敗俱傷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