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章 新生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於旁邊的小吏道言下,又聽著長子阿斗於旁唸叨,劉備亦是思緒萬千。
時間過得還真是快,昔年他下荊州,依附於劉表,今之重歸,多少年過去,荊州不僅是外在大有變化,每個人的精神氣,都與記憶中不同。
過去的荊州,作為當時天下士人重要的避難之所,才華之士眾多,流民也是不少,可充滿了一種難掩的腐朽之態。
過去這麼多年了,以時下之局看去,荊州在短短數年內,就恢復了生氣。涉及民生之諸方面,更是取得了長足發展。
而根據在幷州主事的經驗來看,荊北之地,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,荊南之所,因諸多因素干擾,處置的問題,相對複雜一些。
離開了郊地的農舍,劉備又往茶園等關乎百姓增收之地看了看。
今之於州府主要任務,除了農事的繼續拓展,以增加糧食產量和儲備,解決黔首百姓之基本吃飯問題外,還在於做好學舍等各方面拓寬。
劉備回到州府後,又詳細聽得了州員之彙報,後以關羽,負責好朝廷兵源諸事。
遠在京師雒陽。
已為天下之主的劉祈,手中事務,亦然忙碌不已。
特別是新朝之於初期,箇中處置安排,且是必然。
好在荀或,荀攸,諸葛亮,法正,劉巴,徐庶等一應要員協助下,即便是一些適應當前環境的變革,於各方討論處置內,也有條不紊之進行。
劉祈且也做好了大漢之內,因軍政之變化下,出現更大叛亂之準備。但好在如潁川陳氏,荀氏在內,都默默接受了箇中退讓。此中之緣由,且多在於數年前,其親於潁川等地的會談。
於漢之匡扶,想要讓大漢迎來新生,根本在於一些舊的不利之變,外以地方權力之集中於皇室。如此以來,勢必損害世家門閥之利益。
而其在青州,兗州的處事中,表現的強有力手腕,外加軍權之把控,實也讓高門世家,不得不做掂量。
隨之,官學的逐步完善,紙張的普及,書籍的刊發,再有選官制度不斷往真才實學方向靠攏……也讓世家高門,看到劉祈這個曾經的實權者,今日的大漢掌控者,於此間處置上的決心。
大漢之利益是有限的,為了漢之延續,必須對舊有之利益團體進行新的劃分,劉祈劃分給予的,便是黔首百姓。
而廣大黔首百姓,也是新漢能做重生的源源不斷之動力。打擊地方割據勢力,以大變才能迎接新生。
在此方面,劉祈有著充足的認識,而於子劉洵,他同樣時常帶在身邊教導。至於諸葛亮,法正之屬,於大家和小家,也有著個人的堅定立場。
其之主導下,一些變革,許以數年,十幾年內,難見成效,但於更多心血和精力,放置於民上,以堅固好大漢之根基,影響卻是深遠。
成安七年,以北匈奴南侵犯敦煌之地,年三十有八的皇帝劉祈,御駕親征。
率部十萬,大破北匈奴,後在涼州和幷州之北,新設立漠北都護府。
此間一戰,也是劉祈為帝后的第一場戰事,過去七年內,大漢總體安定,一些如荊南等地之亂,也都很快為朝廷所平。
而新設立的漠北都護府下,以成立漠北軍部,也成為大漢九大軍部之一,主導北面對外戰事。
待返回京師洛陽後,劉祈將絕大部分精力,繼續放在國內之治下,以革除弊政,興安天下。同時加大了對諸葛亮等一應青年名臣之重用,擴大人才培養模式……
遠在西域之西,一個嶄新的城池,亦拔地而起。
曹操穿戴著盔甲,處於王宮的最高處,望著這座新命名為西城之所,臉上卻是充滿了感嘆。
這是他來到西域之西,於身毒之西北,開疆闢土的第九年。
昔日同來的一千人,而今已經發展成了十萬之眾,即是身毒等地,也處於他的鐵騎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