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六章 劉璋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說起大司空放出風來,欲做改革的三省六部制,這段時間,於京師及地方,大有熱議。
其中之尚書省,正是當下之尚書檯,權力極大。
分設的中書省和門下省,則是限制其中權力。
下又有六部,分別為吏部、禮部、兵部、刑部、戶部、工部之屬。
此間朝廷之六部,到了地方,即為六大從事,像兵曹從事,而今直屬於兵部,已從光武皇帝開始的募兵,漸實行義務兵制,並直接向中央朝廷負責,由兵部督導……
換言之,大司空之變革,不僅僅是分尚書檯之權力,還是在各州郡主官手中之權。
雖然早數年,此間事情,早有端倪,但這次更為徹底一些。
諸葛亮學思廣博,他第一時間就看出,繼續變革下去,所有的地方之官吏,手中權力,將大大受到限制,且更為朝廷和百姓監督,其中多握民事行政治理之權。
兵事,監察等關乎國計民生之重要所在,將完全收歸於朝廷和皇家。
於此,將打斷地方世家大族,如弘農楊氏,潁川陳氏,汝南袁氏等頂級世家之壟斷。包括他琅琊諸葛氏,亦將處於此中影響範圍內。
可想而知,地方勢力的反應,會有多麼大!
世家大族們,不知道這般處事,於國朝之利乎?亦不清楚百年以來,大漢衰微之緣由乎?
非也,但以家族壟斷之利下,各成獨立之所,他們才不在乎!
但諸葛亮,不得不佩服大司空的手腕,在掌握朝廷的絕對大權之外,也在此之間,為減輕高門世家的反對聲,行做恩舉,便是地方推免權保留一部分,另做分化其中內部……
在面見霍峻後,諸葛亮將一些思緒壓下,邀之而入。
待霍峻到來,告言之後,他才知道,原來是回到潁川的大司空劉祈傳來訊息,將從荊州,漢中,兩個方向提前準備面前益州的戰事。
包括於益州環境下的兵事訓練諸類!
大司空劉祈這些年來,無論大小戰,從不打無準備之戰也!
是故戰必勝之!
說起對益州的平定,且不禁讓人感嘆漢中太守胡軫投效的徹底,當然了,這於去歲年末發生之事,相比與當時如火如荼的揚州戰事,卻鮮有人知道。
即霍峻來到,兩人各做討論,直到夜半才有散去,感受到腹中的飢餓,諸葛亮遂讓吏舍內服侍的僕從,為他稍熱了些湯食,而做食用。
火燭下,一邊吃著飯食,諸葛亮想起了霍峻方才為他所言,從旁側取出了信紙。
早在前幾年,於大司空規勸下的改良青州紙,就已經開始在官吏中用之,漸漸地,世家高門子弟,也以之為榮,反而是貧寒子弟用不起,只能繼續用笨重的竹簡,而做抄錄。但想到歲初往青州州府處事,為他回信的好友劉紀所言,揚州之地為朝廷所召後,似已嘗試生產大規模的竹紙!
以竹子之多,將來便是普通人家,許也能用得上才是!
這般遐想,諸葛亮嘴角露出了笑意,他忽又肅穆沉思,年輕的臉上,滿是認真,執筆書寫道:“義兄母恙,亮謹再拜請:春時,天氣尚顯寒意,義兄多注意保暖,諸事勿要過勞之……”
“義兄”之稱呼,乃是大司空劉祈與之親近,並做喚之“義弟”,故於非官方書信中,諸葛亮常做稱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