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三章 會面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田豐離開之後,天色已深。
劉祈來到州府的臨時住舍,想起了諸葛瑾,是以讓人召來。
這次兵入魏郡後,諸葛瑾協助張郃,為軍司馬,主軍務要事。
中午相逢時,因來眾太多,同諸葛瑾私底下只說了幾句話。而在傍晚議事中,諸葛瑾也同張郃一道,著重介紹了魏郡的兵事。
從縣吏,到郡吏,再到縣令,至於而今的軍司馬,在劉祈的培養下,諸葛瑾才能正一步步得到發揮,為受大用。
方才同田豐議事中,他有意以諸葛瑾為魏郡都尉,處置事務。張郃則可調往常山國,待尚在進行的常山國戰事結束,以為常山國相。
另有太史慈等人,也當行做職務調整。
看到諸葛瑾到來後,劉祈迅速邀之入座,為諸葛瑾倒了一杯水,他笑道:“久不見子瑜,比之半年前,子瑜面板黑了不少。於冀州處事,可是勞累?”
見劉祈像以前那樣,如同兄長般關懷,諸葛瑾回道:“勞使君憂心,處事之間,雖有繁忙,但左右尚可!
今以孔明,還有小郎,同往荊州遊學,也算是各自走出,此中諸事,我父前番來言,還要多虧使君相助!”
諸葛亮和弟弟劉祈等一行十幾人,於數百精銳護送下,往襄陽一帶遊學,恰是討袁之戰,剛做開啟,他同曹操罷戰之際。
襄陽之地,能人名士眾多,如司馬徽等人。劉祈遣人護衛隨行,以早先所諾,也是希望弟弟和諸葛亮等一些優秀少年,能於荊州,多處於此中人者門下學習,如他前番所想,增長才幹之外,結交才能之士,將來備做他用。
月前,在得到弟弟劉紀,諸葛亮等人平安到達隆中之所,行做求學後,劉祈心中也有些輕鬆。
這次被諸葛瑾主動提起,還代表諸葛珪感謝,他忙搖頭道:“昔我卑微之時,多虧諸葛叔父,另有叔母所助,今如孔明,自幼聰慧,將來必成大器,護之往也,也是希望其與將來,能成長為國有用之士!
但以子瑜處於鄴城,以地方如何?”
這也是劉祈單獨召諸葛瑾問事,關乎魏郡之治,實則也有考察之意。
在不斷的進步培養中,將來如諸葛瑾於他帳下,單獨處一郡之事,乃是早晚。
諸葛瑾為劉祈所問,忙將之所見所聞所想,悉數告之。
末了,沉吟補充道:“以魏郡為例,地方士族之把控,遠超於青州之所。這次以我青州兵而來,其或做配合,但在政令下發諸事上,將來或受制約。是故於此,州郡當做考量。
我之建議,乃是加強地方控制,當有殺雞儆猴之效用……”
諸葛瑾對待地方之事,看法之深,特別是其中的果決態度,讓劉祈不由得讚賞。
在某些方面,也可以說諸葛瑾比其父親諸葛珪,更具有魄力一些。許是早年就跟隨在左右處事的原因,很多方面,更多堅固手段。
帶諸葛瑾道完,劉祈頷首道:“子瑜所言,正是我之思慮也!我與田君有做言談,但以魏郡,含州府之事,我不在地方,要多協助,另有其中防範,不可少也!
此外,我上次從家中得曉,叔母病情有所反覆?
你也不必過於憂心。
我於子龍處得曉,名醫華佗,今正處於東平國,我也去書信邀之,而往臨淄行之。
其人精通諸科,當為天下神醫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