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二一!”

“左右左!”

……

博縣城外的臨時營舍處,杜鄉鄉卒們,自離開蓋縣之後,每日間,都沒有放棄訓練。

就算在那夜成功伏擊黃巾軍,次日時,尚能行走的鄉卒們,亦是按時開展訓練。

只是令人惋惜的是,昔日的八十多道聲音,而今出去準備回鄉的傷卒,另有陣亡之眾,只有五十餘人。

五十人,恰屬於一屯。

一屯人的聲浪之音,響動了北校場之所。

這已經是劉祈等人,來到郡治博縣,併成功歸營後的第二日。

作為募兵之卒,本不受重視,故劉祈等部,單獨處在這北校場,只等營校長官命令下,一同開拔往廣宗之地。

劉祈於昨日,就已經見過了那位郡中都尉,但他只是遠遠地望了眼,隨後便被佐吏安排率部,遣居此地駐紮。

他這清水亭亭長,也被暫時委任為己方這五十餘人的屯長。

若放在以前,實只需要將人帶到,即算是完成任務。但這次郡中下發命令,由各亭亭長照應己方鄉卒,接受郡都尉統一安排,後再率部往戰場。

劉祈並沒有太在意是屯長,還是亭長,反正於杜鄉眾人間,還是比較喜歡喊他亭長。

默默回想郡都尉昨日囑託,劉祈心道再有兩日,就要離開泰山郡了,他同方真問詢了下郡府送來糧草接濟諸事後,這才大步來到了眾人身邊。

“許二哥,訓練到哪裡了?”

李展、許案等人,時下正擔任著培訓教官。

其中許案主要是督促紀律,李展則專門負責刀矛手的實戰性訓練。

因訓練之事頗多,從早上到現在,除了拉伸之外,餘者都在鍛鍊臂膀與腿之力氣,消耗也是極大,故在郡府送來糧草後,杜鄉眾人,吃得也最快。

於此,劉祈已是打算再讓方真尋那佐吏說說,幫杜鄉多要一些糧食。

即便是深秋時節,午間很是涼爽,然以許案等人,也是滿頭大汗,即得聞,其忙回道:“亭長,我等接下來便做你說的仰臥起坐,但這實在太餓肚子。”

劉祈頷首道:“等郡中將糧食送來,每日便至少兩頓乾飯,也就不用憂此事。但光吃飯,若是訓練過多,身體反而不美,若能尋一些肉食才好!”

談到此處,劉祈自己都忍不住都搖頭,肉食便是普通人一輩子都可能吃不上幾回,也只有富貴人家,一年才能吃上一兩頓,論起此事,要想借此為鄉卒們補充蛋白質,真是相當於痴人說夢。

不過,轉念一想,這次面臨的敵人,是何他們身體差不多的黃巾軍,本就不需要太強的身體素質,更重要的是作戰技巧,反之的話,就顯得有些矯正過度。

劉祈遂將李展、許案等人集合起來,道出了他的想法,即是適當降低鄉卒們的訓練強度,當注意貪多不好,還是將更多時間放在對戰技巧上面。

而身體綜合素質的強化,乃是不斷積累之過程。

劉祈於方案調整,李展等人,自然沒有異議。

也就在同日,諸葛瑾竟然尋了過來。

“劉亭長,家父聽說你的事情後,讓我來請你過府一敘!”

諸葛瑾早一段時間,同劉祈已然混熟,到來之後,便是直說道。

泰山郡郡丞,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,遣長子邀他,劉祈還是有不少意外的。

總而言之,雙方地位差距還是太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