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兗州之況,便是如此!

而曹操自去歲以來,以剿匪之名,兵入沛國,後有征戰。

時平豫州間,不尊天子,再度自領豫州,其中所為,非以人臣,乃為奸雄也!

兗州名士,如邊文禮等,為之所殺,可見殘暴,此非兗州百姓之福也!

陳君等人,起兵反之,但其部成軍之短,且多為世家大族之私兵,戰力難比曹操正規之部。

是以兗州之亂,我並不看好陳君等人!

然以曹操重得兗州,其大有野心,若與袁本初同謀,那我等青州亦會危急!

諸君以為呢?”

劉祈於上首桉處,目視眾人道。

其中悲切、關懷,溢於言表。

所論所述,亦多事實。

青州面臨的威脅,更是直接擺在眼前。

人多點頭沉思,顯然也理解州牧劉祈的擔心。

回想一年多來,自叛亂平定後,青州的蓬勃發展,上到州府要員,下到普通黔首百姓,無不滿意。

便是年許,幽州、徐州的人口,眼見青州安穩,也多流入。

在這亂世之間,州府眾人莫不明白,人口之重要,其中意味著賦稅、兵員。

是故,沒有人願意青州遭遇危機!

而為了防範必來之敵,最好的辦法,即是趁其動亂,主動出擊!

州別駕劉諳,思緒一動,起身道:“今以兗州之亂,但觀局面變化,於我青州亦多影響。

使君,我之建議,乃是調樂安、東來地方之部,而往濟南之地,再做防備之。

此外,視觀青州之地,一年多來,於使君治下,百廢俱興,若曹操戰之,青州百姓何以答應之?

是於我之間,以時機之合適,使君之仁義,兗州若請,我等願輔使君,以做平之,更為匡扶漢室,而安曹賊所竊州地!”

田豐於下,也是頷首道:“如劉君之言,使君心懷天下,在此,高唐而面往東郡,亦當做好備戰!”

其他人紛紛出言,甚至對於來日兵入兗州,基本都達成了統一意見。

見荀或未做言語,劉祈眸光一動,道:“文若可是在憂心過兩月之秋收?”

荀或於內政諸事,傾盡心血,而如糧食問題,更是重點。

自入夏以來,兗州大部蝗災成片,青州之地,亦曉有波及。且多虧州牧劉祈早於歲初所提出的預防之法,損失才小上一些。

可實際上,面對蝗災,多少年來,人皆以之為禍事,如言之:刑罰暴虐,貪饕不厭,興師動眾,取城修邑,而失眾心,則蟲為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