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早在十多年前,田豐就被推舉為茂才,而為侍御史,正好當時逢遇第二次黨錮之禍大興,後憤恨朝內奸逆,怒而辭官。去歲時,其也為冀州牧韓馥所召,可因性格正直,不受重用,再度歸鄉。

以田豐朝野名望,如果請得此人為之所用,正如荀或所言,於地方安定,並於將來,引得冀州士人招用,非常有效。

而這次劉祈來到章武,正好順道巡視北面的民生恢復與軍事部署諸事。今之地方割裂,若無武力作為保障,並以郡內各縣地互相依託配合,很容易被匪寇和黃巾軍所襲擾。

章武令王捷,乃是旁邊的青州人士,出生於齊國。

幾日後,在劉祈到來章武,為之所迎而往縣寺間,兩人不由得說起了青州局面,說起青州情況,對於青州牧焦和的不作為,王捷比任何人都要憤怒。

“焦使君之所為,乃是不顧黎民百姓之安危。以平原和樂安,若無府君相助,今時今日,說不定已然為黃巾軍淪陷。

府君以部從,而助力地方守衛,此於青州百姓而言,乃屬大恩大德。”

王捷多顯感嘆,沒有對比,即無感覺,以其中所言,且多發自內心。

而在論及民生時,王捷話語又多了起來,他對於郡府前番下令的安民恢復種植生產諸事,有不少個人想法。

在隨後於縣寺,同府君劉祈所說中,知無不言。

看得出王捷這位到來章武令任上,半年之久,但之鑽研之深,這半年來,更是保障了章武地方安寧,足可見處政能力。

劉祈是以讚揚之,心中已將王捷之名記下。

“有王縣令於章武,我很放心。想地方治理上,郡府之法令之主體,王縣令能有所思,結合實際實為,善耳!”

面對章武縣的其他縣中要員,劉祈也多誇讚。

當日間,在堂舍中的會議後,劉祈回到驛舍,於下午攜帶禮物,按照所知地址,親往拜見田豐。

田豐回到鄉地這些時日,如王捷等地方官吏,常有拜訪。依先前王捷所言,劉祈知曉田豐並非沒有再度出仕之心,只是鬱郁不得志。

而於他劉祈,無論是荀攸,還是王捷,皆有言田豐之稱讚。

此誠為一個好的開頭!

田氏乃地方大族,屋舍處於縣城東南,距離縣衙,實際並不算遠。

劉祈著常服,攜扈從而來的時候,能看到田家宅舍外,也有不少人拜訪。

等候間,劉祈遞上名刺,也不著急,於府舍外安靜等待。

田豐住舍外的環境還算不錯,遠離市井,是故幽靜一些。

有士人打扮的青年,見劉祈同於宅舍外相候,還以為劉祈同為來訪之過路士人,旋即見禮攀談起來。

以之口音,劉祈第一時間就判斷出,此間之士,乃是幽州人。

且同他當日遇到的劉備口音,很是接近。

隨後,於此人道言中,直接證明了劉祈猜測。

此人本是遼東人,乃公孫氏旁支子弟,從去年開始,隨著自家商隊,而來冀州遊歷,誰曉得碰到了黃巾軍復起,繼而,行程不覺被打斷。

“尚不想劉君,可是往來遊歷之士人,不知從何而來,往何處而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