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八章 亮才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待來到城下,面見了官吏,至章氏等馬車處。
劉祈看到已長到他肩膀高的諸葛亮,有已經能滿地跑的諸葛均,心感懷頗多。
而劉祈臨前,諸葛亮兄弟,還有諸葛三兄妹,面色大喜,紛紛拜見。
“劉家大兄!”
劉祈將諸葛亮等人一一扶起,笑嘆道:“若是再有些年不見,二郎,三郎,大娘子,二娘子,三娘子,我必認不出!”
與兄五人說了句,他迅速來到馬車邊,向車內的章氏,深深一禮道:“祈叔母安!”
章氏面帶慈和笑意,看著膚色與前年相比,曬得更黑的祈,頷首道:“讓你這孩子掛,家裡一向都好,卻是阿祈你與外處事,多加勞累。今你平安,我們皆是高興!”
劉祈回了兩句。
同章氏和諸葛家的兄妹說了話,郡府、另即以兵事,還需要處置。劉祈遂回到了眾員面前,隨著大隊人馬,一起入了黃縣縣城。
東來郡北部的黃巾軍雖擊潰,但南部還有聚集之眾。
而按照劉祈一早收到的報,臧霸、陳登、許桉等人所領徐州援軍,已經進入北海國,同黃巾軍有了交戰。
趙雲和荀攸後方人馬,則於平壽一帶,也有大戰。
算上昨日的巾軍敗退,依照斥候所探,劉祈推測,黃巾軍各部人馬,而今正做集結,往淳一帶撤去。
見他所領人馬,還有徐州援軍,多半會走臨近泰山郡。
劉祈不會讓這人輕鬆離開,若不能消滅之,待其再度歸來,又將成為方禍亂根源。更重要是,叛軍徹底方向,乃為蓋縣,他也不可能眼睜睜看到鄉地,度遇此中危機。
於郡府議事中,在同諸葛珪商談後,劉祈打算留下一部人馬,以助東來郡恢復,其領夏侯蘭、魏真等部,繼續追擊。
且考慮大部馬長途作之疲勞,是於當日,全軍於黃縣,補充給養外,以安置好傷卒。至於再度收攏降卒之眾,難以像在益國時般,時間優勢補充兵源,故則暫安防於黃縣,助力郡地恢復。
是夜黃昏,諸葛府上。
劉祈得於此休息。
過家宴,在諸葛亮等人的好奇下,借這難得輕鬆時間,他將來時路上所為,簡單介紹了下。且讓這群從未上過戰場的少男少女,聽得不熱血騰!
說道完後,劉祈為諸葛珪叫到了書舍,聊起了地方恢復問題
在這方面,劉祈將他屯田辦法,如實告之。
諸葛珪得聞,贊成的點頭。
臨淄之事,今日他總算從湧來的軍將口中,有所得曉。
州府眾員,以請劉祈為青州牧,他除了感懷之外,在看到劉祈所做,另與近幾年來的數位青州牧做對比,是故也認可劉擔為。
誠然,在劉祈選擇方面,諸葛珪不會直接說明什麼。
數年的見證下,劉祈富有卓遠見識,心性堅定,為人處世,更是完美。該如何走,諸葛相信劉自有自身量。
只是在關乎接下來的追擊叛軍事上,葛珪有不少憂心,道出後,聽完劉祈講述,他失笑道:“希德之兵略,高於我也!原來於此早有安排,那我就放心了!”
為諸葛珪所贊,劉祈謙虛回道:“軍中諸事,公達所,我更為全面,其中謀劃,多虧有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