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四章 招降(下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夜幕籠罩下,漯陰城上的火把,異常醒目。
就如同一盞明燈般,指引著劉祈部的到來。
城上,黃巾軍將領魏真,遙望月光下,湧來的黑漆漆人馬。
其人一張長臉,滿是蒼白。
「常將軍未有訊息傳來,而漢軍兵圍而至,看來前方之部,凶多吉少!
渠帥現在應該已經收到了求援,便不知能不能從歷城趕至,另外,東郡那位曹操所領人馬,有向兗州東部推進之勢,不知我部後方兵力,而今如何了?」
魏真雖不比常發於渠帥王梁手下,大受之重用。但他為人謹慎,從加入王梁之後,也略破城池,是以憑功績,而今以為常發部將。
常發過於自大,以為本方數部,不算王梁帶走之兵士,還有兩萬多人馬,足可應對來敵。
但魏真並不認為如此,若是普通來犯的漢軍地方兵,或可嘗試一戰。
可聯絡到平原,渤海,樂安三郡戰事訊息,以渤海國相劉祈所領軍,最是兇悍,是以屢次得到大勝,且破黃巾之敵。即於濟南郡困頓之間,能來擊黃巾軍之人,大機率是渤海國相劉祈!
人的名,樹的影。
劉祈有此大名,且以其中戰功,比東郡太守曹操,更具威勢。
是以魏真做出判斷後,連連勸解常發當守城而靜觀其變。
奈何當日祝阿而上,黃巾軍大破數城,是以自傲之極,常發這個先鋒大將,絲毫未允之。
所謂驕兵必敗,而今誠乃再度應之。
魏真長嘆了一口氣,心中越發謹慎。
在他的視線裡,漢軍部之密集人馬,趕到城下後,並未連夜發起進攻。
於此證明,漢軍內部,當也是困頓之時,其中主將,必定借時下而做休整。
即便如此,魏真也不敢放鬆警惕,以漯陰城危機未解,渠帥王梁援軍未至,來自於數次突圍而保全的經驗,越是到關鍵時刻,越不能鬆懈。
可是在下一刻,下方漢軍作為,讓魏真有些愣神。
漢軍部內,劉祈將抓捕的降將吳越,使親兵叫到了身前。
在方才的戰場上,這位黃巾軍中的小將,見刀劍離身不遠,主動請降,且表示願意幫助劉祈勸降漯陰城內人馬。依其所言,而今漯陰城中的黃巾軍守將,乃是其人之妹婿。
正是因此,劉祈才有把握來行說服。
反之,但憑他之口舌,如何讓城中之將信服?
「吳將軍,漯陰城能否不費傷亡,而以重歸官府,便全有賴你了!
若你能助我,拿下漯陰城,並使其中軍將投效,如之前我所言,不僅可以赦免你之罪過,還能讓你加入我軍部中,以建功勳。
且我少長於鄉里,也知普通人生計艱難,是以絕大部分黃巾之部,皆可大範圍赦免以用。」
劉祈的保證,給了吳越這名二十來歲的小將,極大安慰。
實際對於劉祈名聲,這位同處於兗州,還是泰山郡人的吳越而言,依是如雷貫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