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一章 荀攸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文若,子龍,還有諸君,我等一起去迎接公達罷!」
在得收到兵士訊息後,劉祈將荀或等人召集來,又同馬車內的親卷說了句。
但聞劉祈所言,荀或等人,自是沒有異議。
大家且都熟悉,劉祈於人才之重視,無論出身,以德才兼備者,無不為之重用。
前方道路上,荀攸穿著輕薄的儒袍。頭戴高冠,身騎一白馬而來。其人身長近八尺,面容俊朗,今以三旬,且顯風姿卓越。他同荀或雖為叔侄關係,皆出於潁川荀氏,但從年齡上講,小叔荀或比之還要小上幾歲。
得曉劉祈及族叔荀或等人,正在前方,荀攸忙領部加速前進。
兩部人馬相距還有幾十丈,看到為首的叔父身影,荀攸當即下馬迎去。
而看到前方來迎眾人下馬後,劉祈也同眾人一道下馬,行走而往。
即見為首的青年文士,劉祈內心暗讚一聲,當真威武俊美!
以荀氏叔侄,面容皆為不凡,劉祈不得不感慨荀家的米養人。
二人剛一對面,在荀攸上前拜見時,劉祈於首,也已上前,向荀攸一禮,面帶笑容道:「祈早從文若口中,得曉公達才華出眾,于徐州時,我妻兄元龍(陳登),我友子布(張昭),亦是大嘆公達學識之豐厚。
可惜一直以來,我未有機會去往拜見公達。以今次,終於是見到公達了!
我當先感謝者,當是公達能以國事為重,而來渤海國助我!
此中相助,我甚為感激,請受祈一禮!」
劉祈一揖及地。
後方的荀或,王楷,趙雲,太史慈,典韋,夏侯蘭,等一眾同行來之人,莫不動容。
更別說正對面的荀攸,荀攸少有才華,低調而不張揚,為人且更添謹慎,心思極其細膩,行事間,少有為名利,而以性情中人。
劉祈之行徑,發自於內心,即便是荀攸,一時間也是感涕。
他同劉祈,乃為第一面,受劉祈仁義所為,加之匡扶漢室之心而處之,以族叔荀或之信影響,卻是少有。
就在劉祈稽禮間,荀攸同樣深深一稽,感嘆道:「府君過讚我了!
攸不過一俗人,少於家地就學,只是熟讀寥寥書冊,名聲不如州郡,只是微有二三好友。
府君不以我之卑微,而請召入郡府,此誠乃為攸之信任也!
府君且有安撫天下,以安百姓,匡扶漢室之志,攸不才,故所至也!」
荀攸之謙遜,外有心意表露,讓劉祈大喜。
二人起身後,即於路畔,劉祈握著荀攸的手,先是見了荀或,接著將王楷,趙雲,太史慈,典韋,夏侯蘭等一應肱骨大將,皆做介紹,大家相互見禮。
待大部人馬,同後方之部匯合後,荀攸等人,又去拜見了前方馬車裡的渤海王劉協。
月許來,劉協出了皇宮「牢籠」,為陳婉當做子侄看待,又有劉幼娘將之當做弟弟關懷,劉氏一家人的照拂下,劉協的精神氣質變化,非常大。
能看得出來,這位少年已經慢慢走出了悲傷,臉上漸有笑容浮現,就算是以前清瘦虛弱的身子,於這段時間內,也回胖了不少。
在荀攸等人來拜見的時候,於皇宮內的禮儀交代,另有一路的應付,劉協很是熟絡的接見,甚至還讚揚了荀攸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