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及近兩日之思索,尤其想到多日前,聽到從雒陽傳來的議郎劉祈事蹟,簡雍深感,好友劉備也敢尋覓屬於自己的機遇,遼東路遠,非是良計。

真要計較起來,以好友之才華,另有關羽、張飛,還有他等人之輔左,無論其他所在,未嘗不能闖出一番事業。

「主公,以我之細思,自覺主公往遼東,投奔公孫校尉,確為保險。

可主公有匡扶漢室之心,難道願意跟隨公孫將軍,一直處於遼東乎?

簡雍不才,這兩日之細思,但感主公還可尋機,另找一條出路。

實於公孫校尉,遼東之地,到底處於邊地,但以天下大勢,莫不處於中原耳!」

簡雍言語間,身體越發筆直,且多自信。

這條路,是他之前未曾同好友商議之路,但在時下說出口後,簡雍越發覺得可行。

劉備為此言,已然正身,即念簡雍為他思慮,故而伸出雙手,將簡雍雙手緊緊握住。

「還請憲和教我!」

簡雍深深一禮,抽出手來,指向南方,道:「自去歲秋來,天子於雒陽向天下下令之,以改刺史為州牧。

經過大半年時間,主公也當看到,州牧之權,大為加大,或可自立地方,而行任命也!

以天下多地之匪患,如荊、益之地,遲難平定,但到任之同荊州牧,益州牧,且以先安大局,招攬賢能之才而用之。

反觀冀、兗之所,上之州府,少有作為。

雍得聞,荊州牧劉表,乃宗室之後,本有名望。

主公同為宗室之後,前有滅黃巾之戰績,又於燕南有仁義之名。

若是率百姓南下相投,劉荊州必然喜也!

於荊州之所,主公若為之,將來定會有作為!」

看到劉備深思,顯然是聽進去了,簡雍又道:「時而如雪中送炭,主公如能再領逃難之百姓往之,劉益州再得聽聞,以荊州之尚需恢復安穩,人口之得,一旦此事傳出,劉益州說不定會親自來迎。

此為主公名望大為有利,於主公之前程,亦多有助!

只是往荊州,如襄陽之所,路途遙遠,期間形成,或比往遼東,更為兇險……」

簡雍說完,同劉備一道站在破舊的高唐縣縣城上,未有打攪。

作為朋友,亦作為下屬謀士,他至多有提出建議之權力,下一條路,該如何走,還是當由好友劉備自己來決定。

至於為何不勸說好友往益州,投入劉焉手下,原在益州閉塞,以南中之混亂,還有地方之叛亂,遠遠比往荊州,投效劉表,而謀求事業,更為艱難。

「憲和,就如你所說,我等轉向,且往荊州,投效劉荊州吧!

但於此事,還當同雲長、翼德一道商議一二!」

劉備經過思索,在此關鍵時刻,以問詢本心,決定改變之前方案,往荊州走一趟。他實際也不知道,這次臨時改變主意,正確與否。

「諾!」

為您提供大神拾新的《漢中祖》最快更新,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,請務必儲存好書籤!

第一百五十八章 備擇免費閱讀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