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八章 備擇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這種壓抑感,早於太平道起事前,就已經出現許久。
等到太平道出現,揭竿而起,似乎給無數窮困黔首帶來了破解的希望,可當混亂之世到來,於普通人而言,生活環境更為嚴峻。
反倒是世家高門,不論盛世,亂世,他們如同穩固樹立的太山一樣,穩固不倒。
壓抑不減,更像世道之下,底層的百姓們,又何時看到過希望?
劉備望著中平六年的朝陽,遲遲沒有轉身。
直到簡雍從身後到來,叫了一聲「主公」,他的思緒,才漸漸迴轉。
「憲和,都處理好了?」
劉備聲音有些沙啞。
但因這段時間來,高唐縣盜匪不斷侵擾鄉地,他所領之部,未嘗沒有阻擋。可盜匪,加上殺人如麻的黃巾軍,本是近千之眾,都接連大敗。
實在無奈,才出此下策。
等盜匪到來縣城,以這般老舊的城池,亦難守衛的住。可城內還有不少百姓,即便是歲除,劉備也不敢大意,整夜親做駐守,只期待這些日間,匪寇不會前來侵襲。
實際上,昨日遣散部從前,他正讓簡雍率眾說服城內百姓,能離開投奔親戚之人,儘快離開。
若是於外無親戚,以縣城之危機,若有願意之人,跟著他拖家帶口,順道轉往涿郡老家那邊亦可。
高唐縣城,必然守不住,留於此,未有前程,如他昨日對眾人所言,選擇前往遼東,投靠同窗好友公孫瓚,也是無奈之舉。
「城內百姓,能離開的,在雲長和翼德護送下,已往臨縣而去。還有一大部分不願離開,而願跟隨主公往北避難之眾,也只有十幾戶。
主公仁義,不願拋棄治下之民,只是……」
簡雍與劉備年歲相彷,自同劉備重逢,近兩年來跟隨奔波,原本漆黑的髮絲間,也生出了不少白髮。
望見好友頭上的白髮,還有兩日來處事未歇的疲憊模樣,劉備心中也有些疼惜,道:「此地並無外人,憲和有何話,儘管直言!」
簡雍重重嘆息一聲,接著方才的話,繼續道:「只是途中路遠,冀、幽之地,亦顯混亂,主公想將這些家戶,往北方郡縣安頓,以做義行,大有不妥。」
簡雍前幾日,在他言語下,未有反對此事,還對他往幽州投靠好友公孫瓚,所做謀劃眾多。
可以不過數日功夫,簡雍這位親密朋友之變,讓他有些意想不到。
當然,簡雍的真實意思,不止如此……
以對老友瞭解,劉備豈會聽不出其中內含。
「憲和莫非認為,我等今往幽州,以尋伯圭,非是佳妙之策?」
劉備側眸,再度看向遠方灰濛濛的田野,嘆息道:「憲和也知道,時以天下多亂,於高唐之地,少州郡相助,被破只在早晚,若是不去投奔伯圭,今之解散眾人,備又能去往何處?
雒陽乎?
世家高門林立,備帶眾人往之,只怕會餓死期間!
唯有伯圭之所,或能接濟一二,以助我等,渡過此難關也!」
劉備說到這裡的時候,言語多顯無奈。
認真傾聽的簡雍,話到嘴邊,只等著劉備說完,不由想起,當年於涿郡時,喜歡鮮衣怒馬的劉備。
時已今日,曾經的少年長大成人,亦漸漸有了匡扶漢室之心。
他為友人,同樣有成長,實已感欣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