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面見歸附之後,以劉祈仁義道德所為,趙雲於之有著天然的信服。

為一地縣令時,縣令劉祈就已經能領地方之部,大戰叛軍,守衛郡地!

現在為天子所命之西園八校尉之一,所領之軍更為精銳,騎兵數百,尤其朝中地位,且看將來,如何不能領萬眾而馳騁疆場?

至於兵員素質和戰力,今有朝廷作為後備,趙雲更為自信。

“子龍所言極也!

今我等隨縣君入營,將來於縣君帶領下,必能領數萬之部,而於戰場!

子義騎射無雙,將來或可單獨領一軍,行於邊塞,殺得胡人不敢入我大漢!”

夏侯蘭這話結束,王楷符合,也是豪爽大笑。

以三友所言,太史慈頷首道:“便如子龍和子衡、子正所言!”

跟著劉祈踏入帳內,但見一文士正於其內。

王楷藉此間隙,向趙雲等人,低聲道:“這正是我於諸君所言之荀君,縣君甚為敬重,以潁川名士言之:荀君當有王左之才!”

趙雲、太史慈和夏侯蘭,三人一對視,向王楷微微點頭,便知如何做了。

同劉祈一道上前後,不等荀或見禮出言,以趙雲為首,即以軍中禮儀,重重抱拳道:“末將趙雲(夏侯蘭)(太史慈),見過荀君!”

荀或一眼望去,含笑當先看到的正是趙雲。

此間青年將領,相貌高大,威武不凡,更帶著蓬勃朝氣,面容俊朗,以劉祈早數月於他道言,荀或速一禮道:“足下就是趙君了,校尉常言之,趙君忠肝義膽,戰場之上,衝鋒迅勐,敵人莫不膽寒。

今見趙君,趙君果然英武,以後於校尉手下處事,互相還當多加照拂才是!”

“不敢勞荀君如此誇讚!”

荀或言談間和和氣氣,絲毫沒有世家子弟的高傲,趙雲聽去,竟是有些臉紅。

在看向太史慈後,看向其背後揹負的弓箭,荀或自知是“善射者”太史子義,又免不了一番贊言。

面隊夏侯蘭,同樣如此。

劉祈站在一側,望著這一幕,暗暗頷首。

荀或之才能性格,擺在面前,是個非常適合處置關係之人。難怪三國時代,曹操於外征戰處事,總喜歡以荀或留守,其人作為,自是沒話說。

在將趙雲等三人同荀或熟絡後,劉祈速召集各部軍候齊聚,也將趙雲等人介紹。

除夏侯蘭將於雒陽,協助他訓練兵士外,太史慈和趙雲,為之安排,準備速往兗州募兵。

趙雲同太史慈,隔日隨之兵分兩路,往兗州叛亂影響相對較小的陳留與任城國二地區,這也是劉祈讓二人募兵之重點所在。

三日後,陳留郡內。

趙雲騎著快馬到來陳留後,即手持劉祈向朝中得來的書令,於陳留地方募兵,並向市井傳頌,以召典韋等豪傑之事。

己吾縣,處於陳留郡西南方向,此地與梁國和陳國交接,來往商貿原本很是發達,蓋因近些年來,兵荒馬亂,遂顯露荒廢之象。

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左校尉,使部將於此,而招募兵士,以為天子效命之事,伴隨著點名招募典韋等市井名人一事,早早傳來了己吾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