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二章 視察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劉祈於昌慮各級官吏,內中賞罰的決心不會變,這也是為昌慮將來考慮。
昌慮想要富饒,想要實現百姓安居樂業,一個高效的官府,乃是必要條件。
至於將來會否離開昌慮,隨著官職提拔,自是定然,但在注入這麼多心血罷,他於昌慮地方必不會放棄。甚至前番同東海郡太守江沛去信時,已有推舉主簿方真為昌慮長,作為他之繼任者。
方真不缺能力,所缺乏的正是名望。
開年以來,他已經為方真放權,由之同大族聯絡,維護好、安排好縣寺發展實際。
不僅僅是方真,許案、業壽,李展、臧霸、孫觀、孫富、王唯,從兄劉直等一大批跟隨他的吏者,或是部從,劉祈作為他們之恩主,都有大力培養,以便將來於州郡之地,能夠獨擋一面。
想要實現興復漢室之野望,考得從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個龐大之團隊,以團結並發展,各方面各階層力量。
劉祈要做的是完善團隊,併成為團隊絕對核心,使眾人圍繞他周圍,最終實現匡扶漢室的幾十年大計。
不得不說,業壽確實一個很好的實行者。
於後一月內,按照劉祈邀請,完成了上到縣寺,下到亭吏地方之清理。並於各曹內完善官吏監督體系,達到革新吏治之目的。
轉眼到了初夏四月。
自春以來,包括昌慮在內的東海郡大部,天旱少雨,為保守贈守。
從去歲夏開始,劉祈即讓戶曹、工曹等四曹一道聯合,於各鄉地修復並新建的水利設施終於派上了用途。
便是於旱情期間,農人看到引水澆灌,也心安不少。
見此,人莫不感嘆縣君劉祈的先見之明。
待到月中,太守江沛乘船來到昌慮視察。
當日間,劉祈率眾縣吏出城相迎。
這是劉祈第一次見到江沛,這個幫助他許多之上司。
江沛年歲不足五旬,其身長七尺九存,整個人氣質帶著儒雅之意,給人一種寬和堅毅之態。
於劉祈感受中,江沛雖說在到來東海郡任上後,無特別大吏治革新,但安寧了因黃巾之亂後的混亂局面,除過地方匪寇外,使得本郡大部休養生息,其中亦有功勞。
可惜史書之上,於江沛沒大描述,只有在歷任東海郡太守中,能查到他的名字。
顯然,江沛與東海郡太守之後,多半因故未有繼續為官。
江沛從碼頭方落地,站在前頭的劉祈,整理衣袍後,當先上前見禮:“昌慮長劉祈率眾縣吏,迎接府君!”
江沛一雙眸子,霎時停在劉祈年輕俊朗的臉龐上,其面上帶著和藹笑容,伸出雙手,將之扶起,道:“希德不必多禮,這次念及郡中旱情,吾方率眾看看。
但以所見,郡中各縣地,唯有汝昌慮準備充分,但以翻車等物輔助,作用巨大!
此間翻車,吾未曾見過,即能於工匠製作,而後用之於民,此皆為汝之功也!
卻不知這翻車,可能推廣於全郡!”
兩月前,也是春耕前後,工匠按照劉祈所言,花費大半年時間,終於將翻車,也就是水車才製造後。待問詢其他人,劉祈才知道,而今能用與灌溉之翻車,技術還未成熟推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