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竹聲響,中平三年即至。

劉祈又長了一歲,已滿二十。

而今年,也是他於大漢的第三年,料想去歲元日,尚處冀州戰場歸途中,一年過去,其處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之變化。

“有志者,事竟成!”

一大早,經過一夜睡眠,劉祈早已救醒。

與雞鳴一道起床,他練習了會劍術,後清洗罷,便來書舍,練習了下書房。

在簡牘上,寫下這最後六個字,方做停筆。

冬即晝短,太陽剛剛升起,驅散了一夜寒氣。

作為歲首之日,他雖說不用像遠在雒陽的朝中大員般,早早排隊,準備參加正旦大朝會,但今日同樣忙碌。

“縣君,都備好了!”

黃三聲音於外響起,劉祈出舍,即見侍從們,已經分置好了幾十包裹禮物。

裡面裝的有糧食,亦有布匹,正是劉祈打算拜訪之禮。

除過縣中同僚,本地大族,還有去年末時,來昌慮城內安置的一些部將家庭,去歲為保衛昌慮犧牲的鄉卒家人代表……

想要於地方安生,更顯仁德,恩威並施,必要之處,便是聯絡。

總之,身為一縣之長,於休沐這幾日,甚至每逢休沐,都是他最為忙碌之時。

“走!出發!”

後兩日內,除過劉祈拜訪他人,亦有官吏大戶,前來吏舍拜訪劉祈。

等到官吏正式處公,這才停下。

而於接下來一段時間,春耕之事,同劉祈所言那般,成為了縣衙圍繞之核心。

正月十三,天晴,微風。

為保豐收,這日間,劉祈攜帶一應吏者,還來到縣城臨近郊地,親下田,同農人一道,握緊轅犁,行耕種。

趁著這個機會,劉祈好生打量了下田間農作。

大漢時下,於農田常勇之犁,乃是長直轅犁。

長直轅犁的缺點,很是明顯,行動轉彎時,不夠靈活,是故頗為費力,效率低下。

當論及轅犁時,後人最為熟知的,便是曲轅犁。而曲轅犁,成形於唐時。

可惜劉祈不是全知之輩,於曲轅犁圖紙自無訊息瞭解,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原理。

念及能提供耕種效率,促進農業發展,減少飢餓之眾。於當日回到縣衙後,他尋來匠工,說了原理,至於匠工如何理解,最後能否製造出更為適宜的農耕工具,且看天意。

正月一晃過去,不僅僅是昌慮,整個大漢天下,都處於未來兩月的農耕忙碌中。

至二月到來。

東海郡太守江沛,先後接見了不少郡內名士,向之推崇昌慮長劉祈為安地方所為,算是造勢後,正式向朝廷,推舉劉祈為孝廉。

此間事項,江沛實際於正月末時,為劉祈書信有言,算是通氣。

孝廉,有“孝順親長、廉能正直”之意。

於州郡相傳下,不論這一年來,劉祈於任上所為,其前數年間,不以年少,團結杜鄉鄉里,不棄幼弱弟妹,後尊敬推選他的鄉地名人馬傅,於之生病期間,每日看望……

這一件件事,足當得上“孝順親長”四個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