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舍內,

劉祈起身,看向左側大案上的地圖,隨即將手中炭筆放下,“子初,你且執筆,為臧君等去信,今次大盜昌豨來犯,務必將之留下。

但能斬殺昌豨,我當親自向朝廷為之請功!”

方真看出劉祈決絕之色,便頷首應下。

很快歸往記室,親做書寫,向嶺山大營去信。

劉祈則於堂舍內,再為州府和郡府,各書寫說明情況。

泰山匪寇如能於昌慮大傷元氣,以州郡重視程度,可比前兩次功績還要大。憑此功勞,覆滅三鄉豪族,於地方帶來之可能非議,想必州郡也會幫他壓下。

何況,不僅於昌慮,東海郡各縣地,豪族勢力比泰山郡,還要強大,這也是新太守江沛,最為憂心之處。

他劉祈能覆起亂豪族,也有震懾之用,江沛自會竭力保他。而以他所召之部從,戰力突顯後,也將成為郡中一股可用力量。

日入時分,縣尉董巍,匆匆來見劉祈。

自向劉祈表投效之心後,兩日來,董巍日夜未眠,全力督促鄉地,一面輔助孫觀,繼續捉拿逃走的韋氏族人,一面召集亭卒,全力向嶺山一帶,阻止匪寇,以求將功補過。

何止於董巍,劉祈行雷霆手段,拿下鄉地不停書令之豪族,且於勾結盜匪,以謀反之罪,捉拿反抗之私兵,並使鄉卒鎮守三鄉,以安地方罷,其他若徐氏等之前有抵禦劉祈之大戶,紛紛遣人拜見,以表歸附。

原功曹徐匯,更是直接將其子送來,未做窩藏……

這些事情,全為兩日之內發生。

由此,亦讓劉祈感嘆。

於豪族大戶而言,只要手握重拳,賴施仁義,不如重拳出擊,後做招撫,萬不可過多依賴之。

這等一手饅頭,一手大棒之所為,才是治理之要素。

惜江東孫氏,於江東立業,手中大權,盡來源於地方大族,這才束手束腳,措施良久,難解其危。

昌慮此番之事,也給劉祈行治理地方,提了醒。

隆安鄉,乃是昌慮最靠北,同泰山郡相接之地。

此地亦算是水流盡頭,船隻難做深入。

昌豨主力失利後,即曉這次面對之昌慮部從,難做對付,果斷率眾後撤於此,併為後方去信,以之接應。

夜幕緩緩落下,一處火堆處,身材高大凶猛,且於寒冬之際,也不懼嚴寒,袒胸之昌豨,正一邊吃著部從打來的野兔,一邊遙望遠方於月光下,模糊山巒。

他之左肩上,有麻布作為包紮,正是白日所傷。

少頃,部從王曲到來,介紹了所探情況,斟酌道:“首領,昌慮縣衙此番佈置周密,召集了這般人手。

若非今日得聞,韋氏等覆族,小人還當是韋氏等故意謀之。

另以白日之戰,我等損失慘重,以後以這昌慮,恐將難奪!

另外,我等後方,也發現昌慮鄉卒蹤跡,不知為何,一直有些心緒不寧!”

王曲乃是昌豨義子,同昌豨長得有些像,且屬相貌兇狠之人。

於昌豨面前,旁人所不敢言,但借昌豨信賴,王曲常敢言之。

昌豨聽之,不以為意,他腦中還在思索白日與他交手那大漢臧霸,感覺到傷口疼痛,嘴上冷哼道:“哼,此番若非吾大意,豈會中其埋伏!

若有下次,我必留下臧霸人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