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歸心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吩咐完這些,李展正好來彙報此番本部人馬傷亡情況。
水陸兩部鄉卒,這次傷兩百眾,陣亡三十七人。其中重傷員,四十餘人。斬敵三百五十九人,俘虜四百四十八人。
傷員之眾,多是對戰中,衝鋒迅猛,為敵寇砍傷。
而以鄉卒這次傷亡,相比於嶺山賊如此小,除過這次殺得寒山賊措手不及外,月許以來,大幅度流汗訓練,各隊人馬配合,以及集結於手的武器盔甲,都發揮了極大作用。尤其李展,及後來的孫觀,專門訓練之衝鋒刀矛手,為破敵發揮了巨大作用。
從敵寇戰力而言,嶺山賊雖說在以往強勢,但借人多勢眾,只是比一般的流民強上一些,甚至不如九江一帶,當年造反之蠻族。
幾年前,盧植平叛九江之地,全副武裝之漢軍,以一當五,完全不成問題。於百人之部,破蠻人千人之部,那更不是大問題。
細思前幾次,除過郡兵到來,候郎率部逃竄外,餘者皆是縣寺所召鄉卒混亂,外加統領之人無能,才給了候郎大破囂張之機。
這便相當於兩個弱者互擊,縣衙更弱罷了。
但劉祈而今所領之部,與州郡之兵相比,除了軍械差上一些,軍紀訓練等相差不多。
在還沒有來到嶺山之所前,劉祈於此行,即有必勝信心。
此番實戰檢驗,於部從戰力士氣提升,團結作戰,亦有巨大作用。
以蓋縣鄉黨為基礎,近幾月來,在昌慮本地,招募流民和本地人而形成的部曲力量,亦將成為劉祈未來擴充之基石。
“縣君,於內寨舍,還有糧草等繳獲!
數目不小!”
李展將鄉卒傷亡彙報不久,正負責後山營寨清剿的孫觀,忽來抱拳回稟。
望向孫觀身上的盔甲之刀痕和血跡,劉祈自曉孫觀於此戰之中,衝殺之猛,斬敵之多。
他雙手將孫觀扶起,嘆道:“此番能破候郎等一應嶺山匪寇,仲臺你居功至偉。
待歸往縣衙,我必向郡中為你輕功。
於賊寨所得,在統計之後,除糧草運回寒山大營外。
錢物之類,且按功勞,分發給眾人。
至於陣亡兵士,我自會想辦法,於之撫卹!”
孫觀聞此,面帶喜色道:“喏!
縣君仁義,觀代兵士們,謝過縣君!”
同摯友臧霸分別,為劉祈所任後,孫觀與兄長各主持兩部人馬訓練,於鄉卒,亦是產生了感情。
尤其與蓋縣鄉人交談中,得曉劉祈愛兵如子,善待貧寒士卒,孫觀本做敬佩。
而今即觀劉祈所令,仁義豁達,並不迂腐,於部從賞賜,更顯坦蕩,甚至於陣亡兵士之家,亦會有照顧。
孫觀領命往後營寨路上,心中忽有些明白,緣何以劉祈鄉友,願誓死追隨。
這等人傑,除能力之外,為人諸方面,更值得敬佩。
時於亂生,豪傑多尋投效之主,可不正是為了名利?
當夜,嶺山賊寨,現在為劉祈所取,正是燈火通明。
之前候郎議事的堂舍之內,劉祈高坐上首案几。
他先是為許案,孫觀,孫富,李展,王唯,杜進等十多名領兵,進行了表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