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為人和善隨和,主動出言罷,王傑逐漸說起話來。

劉祈發現,王傑雖年少,性少言寡語,然於學識方面不差,且條理清楚,顯然不是典型書呆子。

方真、李展也不時插話進來,客舍內氣氛,終不像開始那般冷清。

幾人也就坐了不到兩刻鐘時間,忽然一道爽朗笑聲,從舍外傳來。

“哈哈哈!且使君久等了!”

此熟悉強調,可不正是蓋縣令王彭!

劉祈忙起身,下首小案隨行的方真等人亦然。

一見身影,劉祈快走兩步,一禮道:“劉祈見過縣君!”

“下吏李展見過縣君!”

“方真見過縣君!”

王彭比數月前,多了些白髮,但精神抖擻。

得聞劉祈來訪,他隨即放下手頭公務,並將之帶回家中。

途中,亦得聞劉祈來訪,帶有幾位隨行同行。

其中目的,王彭又如何不知曉?

遂而,王彭毫無架子,見劉祈如此知禮數,將劉祈扶起後,又將方真、李展扶起,道:“君等皆屬我蓋縣功臣,於前線,助大軍擊敗黃巾匪寇,何以如此多禮!

劉君等,想來還未吃晚食,阿杰可曾使人備飯?”

聽父親王彭問起話來,一旁躬身侍候的王傑,懼於父親威嚴,嚇得一個激靈,忙道:“劉君等人到來時,阿母知為阿翁友人,故以使廚舍準備酒宴!”

王彭妻子胡氏,本就出身世家大族。

長子年少,或許不知,但胡氏又豈不會料理家宅中事。

夫妻間,素來恩愛,王彭至今,也只有妻而未娶妾。

他如此所問,也是為了對劉祈以示親近。

數月前,劉祈如同即將出鞘之劍,已展現了幾分鋒芒,未曾想能於冀州戰場立功,為朝廷所召,而今已擔任一縣之長,幾乎與他同級。

劉祈非大族出身,家中沒落,此中事項,他早從曹吏吳猛中得曉,能有如此成就,絕不是運氣,當為才能!

既如此,加上劉祈這般識趣,王彭便不失交好之心。

他默默頷首道:“善!汝且去準備罷!

為慶祝劉君歸來,又為朝廷表為昌慮縣長,我當與痛飲之!”

王傑又是“啊”了聲,目多震驚。

享譽蓋縣的仁義君子,市井中,常喚之‘劉仁義’,歸來後,竟已是一方縣長!

這訊息,太使人難以置信了!

王傑心道:其莫不至弱冠罷!好男兒當如是也!

見父親目光看來,王傑忙垂頭出去,心中早已將劉祈視作偶像。

“犬子拙劣!讓諸君見笑了!”一邊邀請劉祈等人入座,王彭一邊感嘆道。

劉祈搖頭道:“縣君所言差也!

依祈觀之,王家郎君,乃屬直率赤誠之人,一片赤子之心,難為可貴,且於學識方面,方才祈與相言,感之學識豐富,遠超同人。

以祈當時這般年紀,亦大大不如也!

另外,途中勞遇長者賜字,縣君乃屬我敬重之輩,縣君以後便喚我‘希德’便是!”

人都喜歡旁人言之子女成才,何況是劉祈這個於縣中的後起之秀,其中讚揚,讓王彭內心也是舒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