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覆盜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李展經過劉祈這般訴說,心漸沉靜。
數月以來,劉祈放之信任,使他帶領鄉卒訓練,然以今次,算是第一次主動出擊作戰,以取同眾之地。
勝利與否,不僅關乎劉祈所謀之成敗,更關乎他接下來能否繼續得到劉祈認可。
自看出劉祈有大志,將來必成大事,而行跟隨後,李展即盼能立下更多功勞,以得劉祈認可,謀一個前程。
時下寒山剿匪,恰正是檢驗成果之時。
夜色逐漸深沉。
相隔兩裡外的匪盜山寨內,大盜王梁跪坐於主堂舍內,傾聽部曲回稟,眉頭時不時皺起。
王梁乃是東海郡陰平人,長相粗獷,給人一種兇狠之色。
去歲太平道起事,引發黃巾之亂,六月時,本於鄉地為農的王梁,見黃巾軍聲勢浩大,索性帶領鄉人,拿起鋤頭、柴刀,一同起事,殺鄉紳,並襲往陰平官寺,後郡兵來平,急忙躲藏入山林避難。至十一月,又招攬流民,聚與寒山,以打劫過往商客為生。
誠然,王梁率眾,能於寒山如此“安穩”,與本地大族之姑息,未嘗沒有關係。
“這麼說,那縣官率眾,停留於岸頭水上五里,未有前進,其何以如此?可曾於人數打探清楚?”
王梁聲音有些尖銳,問詢間,目光不經意掃了眼後方一名寨眾。
負責打探的盜匪,忙道:“往而東來之眾,黃昏前,約莫有十來條船隻,黃昏之後,趁夜色,又有幾條小船駛來,距離人數尚不得知,但當不足百人。”
王梁沉聲道:“繼續監視,爾等也都下去,做好備戰,徐澄留下!”
眾寨從一離開,王梁即三步並作兩步,來到比他矮上半個頭、一張麻子臉的徐澄面前,怒目道:“汝不是說,那縣官率眾,會來取我碼頭乎?
今怎得停留不前,其中可有何詭計?
另,不要忘卻,汝等私鹽,能從水路順利運往沛國等地,可是由我寨中人馬護送,方能一帆風水。
若是我王梁除了問題,哼哼!”
徐澄本是徐氏庶出子,一直負責昌慮徐氏,與各處私鹽走私之事。
如昌慮不少百姓所知,地方腐敗下,像昌慮縣內,本就官盜勾結,這也是為何官寺內部,甚是排斥劉祈這等新到任的外地主官。
徐澄這次踏上寒山,也是為了協助並說服王梁,防備並努力擊敗來討伐的劉祈部。
但沒想到,計劃趕不上變化,劉祈完全不按照常理出手,顯然另有防範謀劃。
為王梁所威脅,徐澄面色平靜,未有懼惱,道:“王君稍安勿躁,那位劉縣長,未有於當日來攻,定是察覺我等佈置防範,其只帶了兩三日干糧,多半會於明日清晨來犯。
王君當使部修整中,多加防範。
而以水戰,王君難道擊敗不了,由各鄉地,所召集之烏合之眾乎?
便是那位劉縣長所領之部,也不過是鄉勇之部罷了,如同與王君手下部從作比?”
徐澄此言,說得王梁心中舒坦,他目光移開,嘴角揚起:“汝所言不差!且看那縣官有何能耐!”
少頃,
待離開寨舍,方才還同王梁交談,從容不迫之徐澄,面色瞬間變得嚴肅。
回頭望了眼寨落前後,漆黑之山巒,又抬頭看了眼殘月,向左右隨從道:“引為寒山大盜之首,王梁性果自負,目光短淺,不以我昨日所言,防範寨落後側,且將部從,全部調入河岸。
若以那縣長率部由後繞路而來,殺之措手不及,寒山盜匪,必然敗耳!
我等豈能同之陪葬?
看來,我徐氏誠當換上一人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