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角?!

除了劉祈,黃三等人,無不下意識又退一步,連手中握著的刀矛,都有些顫抖。

實在是“大良賢師”、“天公將軍”之名號太過響亮,處於這天下,而今到處都是黃巾軍,或是以黃巾軍為名號,行起亂之輩。

誰不尊張角?

這就如同需要一個“大義”一般。

但眼前的張角,又讓人有些意外,在去了那些裝扮後,骨瘦如柴,滿身病態,一副將死之人模樣,唯有那雙眼,尚算清明。

其人之後,還真如同方才那回話大漢所言,皆將軍械放在一旁,一副束手待斃模樣。

然則,劉祈觀察仔細,他們中間,少了一個人。

劉祈打量後,心中恍然,然張角未動,他也不動,給了黃三一個眼神,可惜黃三為“天公將軍”威名,給震在當場。

俄而,劉祈抱拳道:“久仰大名!

足下能主動走出來,端得是大氣魄!

但是,如此聲東擊西,為救一人,而犧牲你等所有人,這便是足下以救苦救難於天下,迎所為太平盛世的初衷乎?”

救一人!

黃三等一個激靈,迅速反應過來,著急往小院後側尋找,但又念及劉祈安危,終還是留在原地。

劉祈內心也是暗自嘆息,董卓手下眾將,皆將視線,投於內城,誠可謂是“外鬆內緊”,張角不惜以性命,引他放走那一人,有很大機率會趁亂逃出去。

那人會是誰?

張梁?還是某個張角看重,且能託付黃巾軍未來之人?

但劉祈知道,黃三等人不離開是對的,雙方人數差不多,便是以張角一聲命下,這群人必敢拿起地上武器,與他拼命。

若是他和鄉人手中有弓弩,自不會懼這等問題。

然他劉祈也是血肉之軀。

眼觀這一幕,張角那雙滄桑眸子,閃過幾絲意外,很快恢復了鎮定,然他行走天下,領幾十萬人起事,什麼事情沒有見過。

面前的漢軍小將,膽大心細,亦知如何抉擇,這樣的人,少說也是個人才。

他面上帶著笑容,即如同遲暮長者,循循善導道:“少年郎很有理智,你可知,我張角想要打破這腐朽漢室,欲要開創之太平,是何等盛世嗎?”

說到“太平盛世”四個字,不論張角,還是四周相隨之人,目中皆露出了火熱目光。

太平道,果然不虧是大漢當下,最大之教道!

張角憑藉一張嘴,為世人描繪一張藍圖,引得不少多少人前赴後繼。

就連黃三等人,也都忍不住凝神望來,認真傾聽。

劉祈如同老僧入定,目中毫無波瀾。

張角在拖延時間,他同樣在拖延時間。

至於太平盛世?

他見過。

但張角絕對沒有見過。

所以,張角蠱惑不了他。

“願聞其詳。”

劉祈沉聲道。

張角再度看了眼劉祈,這少年,竟不受他誘導,觀之穿著,當屬漢軍中底層兵士,當為貧寒子出生才是。

而今世家門閥壟斷,貧寒士人,無人舉薦,想要尋到上升之道,除非能力非凡,否則難於登天。

且數年以來,朝堂內外,從天子到百官,皆屬昏庸無道,連年天災,流民無數,更成了壓倒大漢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他張角多年傳道,一揮手吶喊,才會從者如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