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師,雒陽。

冀州大勝訊息,實於昨日夜幕,就已經傳入到了雒陽城內。

百姓奔走相告,朝臣亦是喜色連連,就連漢天子劉宏,聞聽喜訊,也是一夜未眠。

今日一早,朝會召開,一向惜財,很是小氣的漢天子,得聞這次平多地戰事,國庫空虛,連獎賞有功之臣的錢資,都拿不出後,非常難得的從自己私庫中,取出一部分財寶,以做封賞。

首先當賞之人,在瞭解完具體經過後,這位尚未而立的漢天子,沒有將此獎勵,送給他寄予厚望的中郎將董卓,而是將領胡軫。

胡軫前有斬殺黃巾首領張角之功,這次又大破張梁人馬,一舉掃蕩了冀州黃巾軍。風頭直壓過了董卓。

這讓劉宏有些懷疑,於冀州戰場上,他是不是用錯了人!

“此乃朕之忠勇良將也!”

一句“良將”稱讚,即將胡軫這個西涼悍將提拔了很高位置。

關於胡軫的具體官職提拔上,大手一揮,打算讓胡軫直接領冀州牧,另行安撫地方之責。

然以尚書檯眾員,反對強烈。

認為胡軫威望不夠,單憑冀州兩場大勝,難以就任。實則,還是有些嫌棄胡軫,董卓這般西涼邊地武夫身份,如何能統領冀州,這塊廣袤富饒之地?

劉宏心中有些不忿,於胡軫越發覺得可用,但明面上,不得不妥協。

經過數日爭論,也就在胡軫傳來第九份捷報,以之、徐榮、華雄等將,平常山、中山、河間,三屬國大部黃巾,以重召回流民,安穩地方之際,朝臣經過激烈討論,終於給劉宏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。

胡軫以斬殺張角,滅張梁,及黃巾主力,以平息冀州大部之功,領暫時空缺的青州刺史一職。

青州刺史,別看是青州一地長官,但自黃巾起事以來,內部盜匪不斷,想要安定青州,從長遠看,比在冀州打上一次勝仗,要難得過。

除過青州刺史封賞外,為表恩寵,劉宏還封之為漢昌候,另有財寶所賜。

徐榮、華雄等表現優異之將,另有嘉獎。

唯中郎將董卓,因前番戰功,加之後失誤,功過相抵,但原官職遭罷免。

除冀州戰事功臣外,藉此番機會,天子劉宏又對皇甫嵩嘉獎,另以之為冀州牧,於胡軫往青州任上後,於冀州行軍政治理。

……

雒陽大賞之下,訊息傳出,於漢軍士氣,大有提升。

然於戰場上的諸將領,那是幾家歡喜幾家怒。

最惱怒的,莫過於董卓。

借前番勝利,若非他當時沒有落入黃巾軍現今,而今該受天子大賞,加官進爵者,乃是他本人。

誰曉得部將胡軫,風頭蓋過了他,另職位現也比他高。

董卓更有些憤怒的是,當日他重傷撤退,為胡軫、徐榮等將去信,以請之率部,進取張梁、張寶部。

奈何此中數將,合起夥來,不理他之軍令,選擇守城。

後張寶率部,不斷追逐於他,甚是狼狽,在滅掉他大部人馬,而她選擇入城堅守後,才從容而退。待輾轉南下,再度攻向東郡,殺了正打算北上的皇甫嵩大軍,一個回馬槍。

這般以來,冀州之敗,連累了兩州人馬,更使得黃巾軍猖狂不已。

故以他之困敗,已成為了天下人之笑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