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危機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胡軫這邊論述,劉祈已不感到驚訝。
但他也未有直接解釋什麼,事實如他來廣宗路上所想,董卓非明智之人,跟著董卓,以其品行處事,就算將來沒有十八路諸侯,也難有太大成就。
何況,見多了大漢普通百姓疾苦,劉祈立下的匡扶之志,豈會處於董氏一門即能實現?
歸往營帳,已是雞鳴時分。
軍營中人,多還在為昨日那場大勝,喜悅之間,呼呼大睡,毫無警覺之時,能看到劉祈營舍所在,眾鄉卒已然像往常一樣,早早起來熱身訓練。
胡軫沒有繼續同劉祈攀談,劉祈亦未於胡軫那番猜測,做何解釋。
但他能感覺到,白日所為,加上今夜對話,胡軫於他態度有了明顯變化。
“亭長,你可算歸來了!
我等接下來如何?可是隨大軍一道,外出殺黃巾賊?”
劉祈一回到營帳外,許案這位刎頸之交即湊了過來。
許案如此說了,顯然手下這群鄉卒,見黃巾軍首領已死,廣宗之所,黃巾軍潰退,也都想去撈取戰功。
不論手下這群,廣宗之地的漢軍募兵之部,絕大部分都懷著這等心思。
在勝利和功勞面前,無數於戰場上身死之同僚,變成枯骨之後,早被之忘得一乾二淨。
劉祈見眾人圍了過來,他向方真、李展等人點點頭,接著道:“以中郎將之命,我等之部,此番將隨同將軍,一道留守廣宗城。
此中任務艱難重要,斷不可能掉以輕心,若能守住廣宗,將來必是大功一件!”
劉祈意有所指,但除了若有所思的方真,餘眾皆被不能上陣奪功這件事,給弄得心不在焉。
待劉祈入舍,方真一同隨行而入。
“今次為中郎將所召,亭長可是當眾說了,我等這些時日來,所研究之防備方案?”
注意到劉祈歸來時,那小包裹不再,方真沉吟道。
示意方真坐在旁側小案,劉祈將水壺中,鄉卒剛剛新增的熱水,為二人各倒上一碗,他跪坐於上首案,拿起小碗,默默飲用一口,隨之搖頭道:“中郎將根本未有予我說道之機……”
劉祈將官舍之事道完,又將他與胡軫分別,以拿著的守城防備方案贈予之事道出,末了問向手下這位智囊道:“子初認為胡將軍如何?”
方真知道劉祈問的是胡軫,他皺眉思襯,片刻後,抬首道:“胡將軍膽大心細,作戰勇猛,又是出身西涼豪族,除性格稍有些錙銖必較外,餘者無大問題。”
難得有人將胡軫開闊的如此詳細,劉祈隨即將想法,道與方真。
“誠如我等推演那般,中郎將所領大部人馬,一著不慎,很可能陷入黃巾軍潰退之假象中。
而其所領主力若是一敗,便於將來一段時間,黃巾軍於冀地,仍將所向披靡,除非朝廷另派大軍來定!
以獲廣宗、曲陽兩重鎮,又斬首張角之大勝,其中優勢,也將被抵消。
當下,胡將軍負責守衛廣宗,手下算上募兵,足有萬部人馬,我之所念想是,若是中郎將敗,我等可相助胡將軍,以扭轉乾坤。”
在同胡軫交往中,劉祈看出了胡軫潛力。
相比於有些頑固之董卓,胡軫亦是好說話些。
何況有前番那些交情在,只要董卓親率部,於前剿滅事敗,證明他之預言,胡軫於之建議,聽從可能更高。
試想一下,胡軫若能借此獲得功勳,贏得朝廷重視,將來之前途必然光明。
與此同時,其與董卓之關係,只怕也會出現裂痕。
魚和熊掌,不可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