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民夫先行,縣中今日亦當召喚我杜鄉民夫,分發糧草以做運輸,我打算以你專門交接負責此事!”

“我?”許案一愣,隨即有些患得患失道:“亭長,你知也!我可是沒讀幾年書,打獵尚可,這督糧可從未乾過。”

劉祈回頭拍了拍許案肩膀,道:“許二兄,你之性格,我最清楚,故才放心,將此重任託付於你,何況還有方書佐幫扶,必不成問題。

而今不過是督促民夫,運送三百多人之糧草。

將來你若是得有戰功,為官為將,所需處置之事,比此還要困難萬分。”

見許案這位好友,面色越發彷徨,劉祈瞥了眼隨行的另一名鄉卒,道:“我曾聽聞古人有一言:不想當將軍之士卒,非好士卒也!

且我觀之,許二兄,你有大將之姿!

還有你等,亦需努力!”

劉祈這般鼓勵,不論神色有些恍惚之許案,另一清水亭少年陳植早就熱淚盈眶:“小人必不負亭長之言!”

劉祈滿意地點了點頭。

今縣寺之補發糧食,不日即會往家中送去,還有若是得了軍功獎賞,亦會送入家舍。

加上有鄉鄰照料,弟弟劉紀又見年長,妹妹劉幼娘之懂事,家中當無大問題。

他劉祈,為謀生路,這次從小小清水亭走出,走出了杜鄉,即將走出蓋縣、泰山郡,且往冀州……

夢想隨之有了些,至少可以借這次隨杜鄉眾人上路之際,整合下自己班底。

請不到荀攸、郭嘉等人,但於身邊,他已有方真,又有許案、王滿、陳植等同鄉人,能為之所用。

這些人好好培養,歷經磨礪,未必不能成為獨當一面之人物。

即將到達營帳駐地,於鄉道之側,許案看起來是想通了,同時恢復了青年人朝氣之態,道:“勞亭長信重,此事我必會盡全力。

還有一事,數年前,我曾問亭長之志,亭長你未回答。

今日與我有言,莫不是想做一將軍?”

劉祈望向前方訓練的杜鄉眾人面孔,搖頭失笑道:“許二兄可是常隨人道,我乃大漢宗室,魯恭王之後?

先祖即享國朝之恩重,我又為太祖子孫,豈能推卻責任!

今見黃巾起事,蒼生磨難。

我雖年少貧弱,但亦將以匡扶漢室為己任!”

許案和跟隨之陳植,眼睛皆是瞪圓。

劉祈以“匡扶漢室”為夢想,這於他們而言,還真是鄉邑中人,聞所未聞,又深覺高妙大氣。

“僅憑亭長一人乎?”陳植大膽問道。

劉祈平和一笑,給人一種特別魅力:“非是我一人也!

乃是我等,及更多有識之士才是!”

我等!

聞此二字,許案、陳植正有些恍惚間,帶著濃濃酒味,一個聲音於耳邊響起。

“足下之志大矣,竟想匡扶漢室江山!

不過,卻是與我相當,我亦有大志向……

請恕在下唐突,忘了介紹了,我乃東郡發乾人潘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