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前程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方真不復劉祈所託,花了不到半個時辰,便同另幾個鄉遊繳來見。
其人是如何做得,劉祈並未詳問。
趁此機會,劉祈毫無保留將個人訓練辦法道出,講了幾個重點,直到看出幾人不耐,他方停下。
至次日時,整個蓋縣縣城的駐紮之所,一片喊話之時,人群皆開始學著杜鄉眾人排著佇列。
從遠處看去,雖說歪歪扭扭,許多人轉向時,左右不分,但到底了沒了之前懶散景象,有事做後,鬥毆也是少了許多。
正午時分,縣令王彭再度登上了角樓,在他身後,劉祈等一應人等,亦被召於此。
王彭收回目光後,往雒陽方向,拱了拱手:“食君之祿,分君之憂。
朝中以錢資、免賦稅,而召鄉卒,滅黃巾蟻賊,保地方安寧。
君等為各鄉領兵者,誠該如今日這般約束。
明日啟程,往郡府匯合,途中亦勿望加以訓練鄉卒才是!”
“我等謹記縣君教誨!”
劉祈等人,異口同聲道。
於此時,看王彭之表態。
劉祈算是明白,昨日方真聽他言語後,絲毫不憂心,甚至連說服各遊繳,也是那般順利。
王彭看重之處,絕非是短短一兩日內,這群老弱幼小組成之鄉卒,會訓練成何種戰力,而在於態度!
態度達到,那便皆大歡喜。
縣令王彭贏了臉面,後面傳到郡府,也會道他治理有方。而各統領遊繳,只是動動嘴皮子,忙碌著,只有下方小卒,還贏得上官好感,何樂而不為?
究其根本。
還是這群為朝廷徵召之普通鄉卒,並未得到大功勳之想法,唯願能得到財物、免除賦稅。
對於上了戰場,不幸於敵交鋒,那便是看運氣,生死有命,恐也沒有想過能爭命活下來。
是故,時下大漢軍隊,於內外征戰,其中傷亡計算,只怕連鄉卒應募之部,鮮有記入,畢竟不是州郡正規之部,亦無編制一說。
或還有些將領,為爭功勳,以身死鄉卒人頭,弄出冒功之舉。
處於龐大的大漢官僚體系之下,亦作為得縣寺記名後的基層官吏,劉祈誠給人以意外。
便如昨日為杜鄉人許諾那般,他不僅要帶杜鄉鄉黨們離開蓋縣,還要帶他們回來,且藉此爭得功勳!
許是那日黑蛇之事傳開,杜鄉中的大多數鄉卒,竟真得信了。加上幾名亭長認可配合,才有認真訓練之行。
然念此,他心中卻有些不痛快,於這個時代裡,人命真的不值錢……
“亭長,如何?”
一告別縣令王彭,劉祈隨眾遊繳打過招呼後,即回駐地路上,一同隨行的許案就湊了上來。
這兩日內,於清水亭眾卒,劉祈雖是掛名亭長,但處置事情眾多,真正管理安排者,乃是許案。
而自劉祈為亭長後,身上不覺多了些威嚴之意,亦或是那發自心底,於官吏敬畏之感。便是二人為刎勁之交,然今私下底,許案也將稱呼,從“大郎”換做了“亭長”。
另外,平日出行間,許案亦是主動帶著一名亭卒相隨,明面上是保護劉祈安危,實際上,用許案所言,那是撐門面。
如常鄉那位遊繳,隨行間,可是有五人!
這些歪理,從許案口中道出,頗使人哭笑不得。但作為朝夕相處之友,劉祈於許案這些情理之內安排,亦無反對。
耳邊許案所言,讓劉祈再度想起角樓中一幕幕,他回道:“縣君之令,明日一早,我等便要出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