蓋縣縣令,名叫王彭,表字伯基。

其人年三十有五,也是孝廉出身,老家乃是常山國。

這次往來蓋縣任上,正巧是兩年之期。

而整個蓋縣,於之治理下,也算得上是和諧,至少對比幾年前,少了作奸犯科之事。

當劉祈被引入時,發現廳舍內,已經在各處小案,做了不少人。

最上首一人,廣額闊面,正同旁人說著什麼,那之前見過面的掾吏王安,則是居於下首。

“此人當是蓋縣縣令了!”

劉祈心道,不需吏員引導,他主動來到拐角的小案坐下。

實則在昨日時,馬傅單獨見於他,有寫過一封交給王彭的親筆信,多是請王彭多多照拂,他及杜鄉之眾。但時下,顯然不是拿出之時。

而王彭正在與人交談,說不定商議要事,要見禮,亦需等之停下來。

在做事方面,劉祈自有不屬於年紀之成熟。

他趁此機會,好生打量起了周圍,那些與他一般等候之人,多具威嚴、孔武之態,若無意外,只怕是各鄉地,同他一般帶領鄉勇來往縣城的領頭之人。

有人注意到他之眼神,轉頭往來,劉祈報之以笑。

實際上,劉祈輕步踏入廳舍時,高坐上首案几的王彭,就已經察覺到。

相比於這廳舍內坐著的所有人,劉祈太年輕了。

“今日一早,忠樸便有信送來,言之清水亭之所,他推舉一少年,繼任亭長,且由之領杜鄉之部,內中誇讚不少。

可是很少見忠樸如此……”

王彭一邊同縣尉徐進討論事務,心中一面想到。

觀劉祈能耐得住寂寞,很是知禮於下就坐,他默默點頭。

這邊討論結束,劉祈才走來見禮,畢竟方才那縣吏可是說了,縣令有召於他!

若不主動見禮,便是失禮!

“劉祈見過縣君!”

劉祈往來路上,實已向方真認真請教了行禮方面事宜。

原身記憶中,並不算深刻,左右於清水亭這等小地方,禮不可廢,但沒那麼規矩周密。

可到了外面,郡縣之所,一禮一行,更需遵守禮之規則。

這麼適應之後,於今下,劉祈動作,已能做到規矩。

“不錯!成之,我且給你,還有諸君介紹一下,此間清水亭亭長劉祈,正是馬公所舉!”

劉祈旁人不知,但是泰山郡名士馬傅,聞之者眾多。

馬傅品性又是人皆周知,故劉祈往前方一站,眾人便高看了幾眼。

於王彭有意介紹下,劉祈對縣寺一應官吏,連帶著廳舍內的幾名其他鄉地遊繳之眾,有了大體瞭解。

幸則他那日醒來後,許是兩世靈魂加持,記憶好上不少,雖說完全做不到過目不忘,但遇人遇事,也能做的銘記腦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