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縣令(上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大族之間,再有聯姻,少不了幫襯。
有親眷於縣中為吏,吳猛能為族中安排,參與亭長角逐,為領杜鄉之人,絕非無自知之明。
反倒是劉祈,能當上亭長,純屬黑馬。
故,王安在發現吳猛非是領頭之人時,目閃意外,視線不由得來回掃動。
聞聲間,杜鄉來的幾名亭長,及鄉勇民夫,目光下意識地看向了人群前方,那道清瘦、持劍之身影。
劉祈已然站了出來。
“回君子,受馬傅公所舉薦,在下劉祈,暫任清水亭亭長,以領杜鄉眾人來往縣城報道!”
劉祈?
王安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。
看了眼回到劉祈身邊站立的外甥,還有三百杜鄉人,默默以之為首之模樣,王安目光下意識再眯了眯。
而原本上,這次杜鄉之人,當由那位張遊徼所領,誰知忽然生了重疾,縣寺臨時商議間,恰逢馬傅歸鄉路過,縣令便做了順水人情,以請之推舉新的清水亭長,由之所率。
今此人雖說年輕,但能使得自家這常有孤傲的外甥歸附,杜鄉之人承認,又能得到馬傅親舉,想必有非凡之能。
他心中疑問暫落,不以年紀觀之,以官職相稱道:“勞劉亭長將貴鄉之人,先安排於東側空所,處置完畢後,即速往縣衙,縣令有要事囑託!
我另有事去做,便不專門招待劉亭長了!”
道完後,王安向劉祈抱了抱拳,又看了眼外甥吳猛,留下一名亭卒作導,即帶著另一名亭卒,往郭城而去。
顯然,劉祈等人到來,蓋縣縣令為憂鬧事,早使王安在此接待。
縣掾吏王安一走,方真、吳猛等一路同行鄉黨,陸續告別,先一步尋各自關係謀事。
這次朝廷之令,一波三折,自大前日又傳來新的訊息,含泰山郡在內,當徵召人手,迅速馳援宛城、許縣、及東郡倉亭等多處戰場。
五月以來,皇甫嵩、朱儁和曹操等部大敗黃巾,又有盧植所阻,張角敗退,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,朝廷之腐政之下,正如劉祈所知,火勢難以短時撲滅。
連番戰事,黃巾軍死傷無數,同樣地,朝廷兵力也是大幅減少,不得已調集各路人馬,以平息勢態。正好泰山郡之所,前不久才下達了徵召鄉勇之令。
為人所引,來到縣寺安排好的駐地,能看到此地已經聚集了不少人,皆是各鄉所遣,加上杜鄉這個大鄉來眾,合計怕是有千人。
人一多,自少不了打架鬥毆,也見有人三五成群,聚在一起作賭。
劉祈搖了搖頭,這番人手,只怕是上了戰場,短時間內,也難形成戰力,怕是當炮灰。
他先向領導小卒道謝後,便讓許案、王滿等人帶領清水亭幾十人,看待好本鄉人手秩序,又與李展、程新、黃吉三位亭長合計,讓之多多照看,將鄉勇民夫安頓後,不顧肚中飢餓,往縣寺而去。
蓋縣縣寺,地處縣城東北角。
乍眼看去,建築頗顯威峨。
且依禮法,北為至尊,故如天子所居之皇宮,雒陽城內,處於正北。天下之於郡縣府寺,為免此,多處東北或西北之所。
劉祈來到縣寺大門處,將在家中連夜刻好的名刺,遞到了駐守此地,以保安全的亭長手上,請之代為通傳。
方被請入旁邊的候舍不久,不一會兒,便收到縣令相召之訊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