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刻後。

內閣學士邁著步子紛紛來到。

而朱棣也已經換了個姿勢和奏疏直接坐好,看了眼站成一排的楊士奇楊榮等人。

朱棣往後靠在龍椅上,道:“找你們來有事,都吃過飯了吧。”

眾人紛紛答:“稟聖上,吃過了。”

“那就是議事多晚也不打緊。”朱棣拿起奏疏,似乎想到那件不得不說的事情,“金卿?”

“陛下,金學士無礙。”胡廣道。

朱棣道:“那就好,朕那不肖子就該拉出去砍了,傷了朕的好愛卿。”

面對朱棣如此說,他們哪個敢不要命的贊成,說陛下做的對,把漢王拉出去砍了。

自然是勸阻,說漢王不是有意之類吧吧啦一大堆。

隨後朱棣也不在多討論朱高煦打金幼孜的事,而是命宦官將關於寶鈔改進的奏疏抄了給他們看。

面對眾人的疑惑,朱棣道:“這份給原吉,你們都看,看完後,朕再與你們說。”

聞言,幾個大臣便翻閱起來。

原本寶鈔一事沸沸揚揚,也沒有討論出來個是非,楊士奇與胡廣等人並不抱希望,因為他們也從來沒有去思索過寶鈔後面的深層次原因。

儒家四書五經之中,並未給他們教這種東西,哪怕讀了半生的書籍,也不見書中告訴貨幣錢鈔。

只不過,偶爾戶部官員會去探究思索問題,比如夏原吉。

至於其他大學士,只要將奏疏和皇子皇孫教導好,其他的與他們何干。

再說,先帝制定的寶鈔,誰敢不要命去說,也就鎮國公是傻子。

這次寶鈔,他們並沒有其他官員那麼受影響,家裡良田千畝,官名遠揚不愁吃穿。

總之,陛下不問的,他們不做。

可是,隨著他們開始檢視,卻發現了些問題,也開始思索,宋朝交子確有其事,為何寶鈔反響如此大。

可寶鈔之弊,已經超過了他們的學識範圍,實在無能為力,若是做八股文可以,那千篇萬篇也沒問題。

作為眾人之中最有解釋權的戶部尚書夏原吉,看到這些內容,也是唯一一個能說出一二三的人。

“陛下,這裡面提到的錢行,實在是妙啊,既可以借貸給百姓,又可以短暫的將天下錢鈔盡收庫中。

況且,百姓存錢最少一年,最長可多年,那麼這些錢鈔便可以暫時週轉而用作救濟,軍餉一時空缺。

等國庫稅,收上來,能在百姓取銀錢時,拿出來給他們,確保無誤,不失為好辦法。

再者,戶部也可派官員將宋元之鈔法做深入研讀,再結合此法,必定是大明之盛世之法。”

盛世,週轉銀錢付軍餉,說到朱棣心坎中去了。

改制寶鈔,我又沒廢除老子留下的寶鈔,還能盛世,還能夠打仗,這種朱棣只怕做夢都會笑醒。

聽著夏原吉的話,端坐在龍椅上的朱棣雖然面不改色,心裡頭卻是樂的高興。

成淵還真是個人才。

今後自己生氣可要悠著點,要是一時衝動把這傢伙宰了,那不就錯失人才了嗎。

最要緊的事,是不能再出現寧國駙馬梅殷的事情。

且不說梅殷做事如何,單憑梅殷死後,自己的妹妹寧國便對自己心中疏遠和埋怨。

朱棣為此也常黯然失神。

除非成淵真的犯下謀逆之罪,否則皆可饒恕,朱棣並不為這個想法而感到自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