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外十分繁華,小販的吆喝聲遊遊蕩蕩,不遠處還有人在打擂臺,事實上靖難後這幾年,京城飛速發展。

成淵看了眼熱鬧的應天戲院,人滿為患,事實上,他才在秦淮河畔搭了個臺子,每晚唱幾齣話本,河上來往的船隻行人便被吸引住。

除了戲好看,最重要的是大明朝的百姓夜生活單調,看到熱鬧就圍觀。

沿河兩岸樓臺掛著紅燈籠,江南貢院的碼頭前,停著不少船隻。但是越往後面,屋子就是普通瓦房白牆,再往後低矮的土房茅草頂,連燈籠也見不到一隻。

最氣派的幾處是大姓的家族,王謝家的烏衣巷口,小攤販爭先恐後佔據地盤賣東西,但沒人敢去人家門口巷子裡叫賣。

常府街和秦淮河,以及江南貢院四周住的都是朝廷的學士和官員,十分安靜,還有衙役巡邏。

成淵覺得,若不是朱標薨的早,常府街絕對是如開國時一樣威武繁華,要比他們靖難的幾個國公府還要氣派。

可惜沒有如果,朱老四倒是做了自己的老丈人。

青石板凹凸不平,考慮到朱高熾身份特殊,身後跟著七八個便衣侍衛,安全考慮。

最終成淵選了自己戲院的茶樓,夏元吉跟在朱高熾身後。

“有沒有覺得,自從禁止白銀與銅錢後,百姓付個錢都要偷偷摸摸,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做不法交易。

轉眼間,都已經開國幾年,皇孫也已經長大,就連正清都能開口呀呀說幾句話,不過都是關於他孃的,倒與我這個爹不相干。

時間這個東西十分奇怪,要回憶這幾年朝廷都有哪些大事進展,每一刻都有許多改革念頭,想要做,卻發現千頭萬緒,不知如何做起。”

“看來,原吉和鎮國公是想到一塊兒去了。”夏原吉嘆了口氣道:“寶鈔一事國公可有新的看法。”

“這件事你支援我?”成淵看向夏原吉。

夏元吉想了想,低聲回答:“只要與百姓有益,原吉願助一臂之力。”

朱高熾問:“可有方法。”

成淵道:“有。”

隨後從懷裡抽出一沓紙,若無其事的攤開道:“寶鈔制度變革與調控,寶鈔政策和大明戶部錢政之策。

寶鈔的發行,收貯,調控,流通的範圍,交易的規則,以及寶鈔銅銀的回流與儲備。

另外還有大明民間的物品的價,米糧肉,鹽,茶,絲綢,鐵的儲備與價格都要制定。

各季節與大明其他府縣糧價以及鈔銅兌換的調控,平衡官營與私營,關於寶鈔銅錢和白銀的兌換之前的政策,以及內庫和鈔庫的管理。

最重要的是,寶鈔必須和白銀銅錢能一樣互相兌換,還要有保障。”

成淵說完又道:“殿下,可能其中有些話語您並不懂,但後面我會一一解答出來。”

朱高熾還沒反應過來,他實在想不通,成淵是怎麼寫了厚厚一沓。

夏元吉也是覺得,成淵這種態度十分可敬,隨時隨地可以與之討論公事。

“洪武七年,朝廷曾經試圖推行銅錢本位的制度,以銅錢為朝廷固定的通貨。

但是當時,民間以銅錢,白銀,以及故元的舊鈔使用,隨後朝廷便開始推行以寶鈔為主本位。

不禁嚴禁白銀流通,甚至一度禁止使用銅錢,但是民間百姓依舊以銅錢和白銀,大明寶鈔使用。”

夏元吉接話道:“但是後來,各地也逐漸鬆懈,百姓也是偷用銅錢,朝廷便睜隻眼閉隻眼。

直到今年,陛下下令徹底禁止使用銅錢,用寶鈔,眾人只覺影響不甚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