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援下,李莎很快就獲得了蘇儀和胖子的行蹤資訊。之後,花了幾百塊錢從一戶村民手中租來一輛摩托,馬不停蹄的朝著目標人物所在地趕去。

等她來到市區找到蘇儀和胖子時,兩人正站在梯子上給店鋪更換招牌。

他的門店招牌名字很有特點,叫“蘇儀愛心小餐廳”。

“蘇儀”這兩個字,不僅被特意放大處理過,而且下方還標註有漢語拼音和英文翻譯,生怕別人看不懂似的。

這家店鋪轉讓之前就是一家快餐店,廚具什麼的都是現成的,所以現在只需換個招牌,再去市場購置一些食材,中午就能正式對外“營業”。

蘇儀覺得,不出意外的話,今天應該就能借助這間“愛心餐館”收穫不少好感值。

李莎的到來,讓蘇儀和胖子兩人有些小小的意外,因為兩人外出之前並沒有將自己的行蹤告知對方。

蘇儀詢問對方是如何找到這裡的?李莎撒謊道“只是碰巧路過而已。”

巧是巧了點兒,不過,蘇儀的心思都投入到了“愛心餐館”上,當時也沒多想什麼,繼續和胖子掛著門店招牌。

蘇儀這貨有些小小的強迫症,招牌一定要掛的“正”才行,偏一點都要及時進行調整,就差沒有用“鐳射測量儀”進行調整了。

兩人搬著梯子爬上爬下,忙活大半天才算把招牌給掛好。

掛完招牌後,蘇儀看了看時間,已經上午9點多了。

還有兩個多小時就該“營業”了,必須趕緊去市場購置今天的食材才行,因為下午他還有其它方面的業務要去打理。

蘇儀顧不上休息,立刻啟動五菱小貨車,帶著胖子準備去農貿市場購置今天的食材。

李莎見狀,也以“閒著無聊”為由,跟屁蟲一樣跟了過去。

對於賺取“好感值”這件事情,蘇儀還是捨得花錢的。

到了農貿批發市場後,財大氣粗的他也不怎麼和商販講價,看到什麼買什麼。

回來時,拉了滿滿一車米麵糧油和蔬菜,單單各種肉類食材就購買了一二百斤。花費好幾萬塊錢。

回到“愛心小餐廳”後,在李莎的幫助下,三人便開始準備起了今天的午餐。

負責掌勺的“大廚”不是蘇儀,也不是李莎,而是胖子。

這是兩人之前就商量好的。畢竟,一個月給他開2萬塊錢的工資,不是讓他來店裡端盤子刷碗的。

以後,如果效果可以,蘇儀肯定還會繼續增設愛心分店,這家店就由胖子來打理,需要讓他熟悉熟悉相關業務,提前練練手才行。

這貨雖然沒有上過正規的“烹飪學校”,但俗話說“久病成良醫”,吃的多了自然也會做些菜,不然,這幾十年的飯不就白吃了?

身為一名廚藝界的“業餘選手”,胖子的廚藝當然是不能和專業廚師相提並論的。

但是,別忘了,這是一家針對“經濟困難的病人”,且不以盈利為目的的“愛心餐館”。

提供的食物口感好不好,已經不重要了,只要營養方面達到病人需求就行。

胖子詢問蘇儀今天中午做啥?

蘇儀道:“你看著辦吧,以後這家店面就由你來打理了,挑你拿手的做,中午吃飯的人多,肉多放點,一定要讓病人吃好,不能砸了我的口碑!”

安排完胖子後,蘇儀帶著李莎去了醫院向病人們宣傳自己的“愛心餐館”開業訊息。

而胖子,則一個人手忙腳亂地在後廚忙碌了起來。

這貨挺不講究衛生的,因為嫌棄後廚太熱,居然脫了衣服,光著膀子幹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