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虜之策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現在看來,萬歲非常睿智。
天啟隨即又補充道:“為了方便你們在遼東活動,朕允許錦衣衛為了執行任務作出任何改變,哪怕是剃髮易服,朕不但不會怪罪,一旦有功,朕還會重重有賞。”
“不要害怕人員損失,就像你們在朝縣做的一樣,深入敵後,才能得到鍛鍊。”
“另外,朕還會下旨,凡所有被建虜所迫之人,只要心繫大明,不管是漢人,蒙古人,甚至是女真人,我大明皆既往不咎。”
“若想回大明,每人可分配田地、種子、農具,並可免賦稅三年。”
駱思恭一驚,他沒想到萬歲會如此開明,而且如此有遠見,因為光是一個剃髮就很難被輕饒。
大多朝臣和將官,都不願承認遼東被迫剃髮的漢人為自己人,哪怕他們冒著巨大的風險逃回來,往往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,人頭很可能被明軍當成懸賞的工具。
漸漸的,那些在遼東過得人不如狗的漢人,也不敢再往回逃了。
現在萬歲要告訴所有人,不但不準排斥有心歸附的漢人,哪怕是被建虜迫害的蒙古人和女真人,大明也要全力接納。
可不要以為女真內部就不會出現叛徒,努爾哈赤起兵以來,手上沾染了各族百姓的鮮血,其中也包括女真人。
特別是海西女真,與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建州女真的仇怨一點也不比大明的小。
海西四部被努爾哈赤強行兼併的過程中,手上也沾滿了大量海西女真人的鮮血。
而且,即便是建州女真,也並非鐵板一塊。
因為建州女真人丁單薄,再加上產出有限,為了籌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進行征伐,普通建州女真人需要承擔的賦稅比之大明的百姓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不過,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的帶領下,習慣了劫掠,劫掠的收入大於賦稅的支出,這種矛盾就被掩蓋了。
可一旦反轉過來,收入不及賦稅,走投無路的建州女真百姓同樣會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。
劉興祚和劉興治兩兄弟麾下有一千多的女真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。
剛想到劉興祚兩兄弟,駱思恭就聽到天啟道:“劉興祚麾下不是有千餘女真兵嗎?你可以去物色一些值得信賴的可用之人加入錦衣衛,如果有這些人的幫助,你們的行動就會更方便了。”
駱思恭不由大喜,甚是激動的道:“萬歲英明。”
“劉興祚還是值得信賴的,你多和他接觸接觸,從他那裡多瞭解一些建虜內部情況,這樣也有助於你佈置行動。”
“是,萬歲。”
駱思恭欣然領命,也越發感覺萬歲的不簡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