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略同盟?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禮節性的問題處理完了之後,雙方就正式為邊貿的事宜進行商議。
天啟再一次明確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可以繼承蒙古右翼的一切市賞,並主動表示,以後的月市可以從一月一次,改為一月三次,也就是每十天一次。
聽到這個訊息,貴英恰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因為他很清楚,明國人也一直提防著蒙古,即便因種種原因開啟了邊貿,也進行了各種限制,就是防止蒙古人獲得太多鐵器以壯大軍事實力。
可現在,己方還什麼都沒有表示,明國皇帝就主動成倍的加大雙方的邊貿,真的太讓人難以置信了。
可他也清楚,事出反常必有妖,透過剛才的接觸,他已經看出明國皇帝不是什麼庸才,此舉必然有其他目的。
天啟自然有其他用意,他也沒有隱瞞,直接對貴英恰道:“貴使,這只是我大明想要加強與你們合作的善舉。”
“你我都深知,我們雙方最大的敵人都是建虜,為了抵抗建虜的狼子野心,你我雙方唯有加強合作,放下成見,才能抵禦建虜這個大敵。”
貴英恰點點頭道:“皇帝陛下所言極是,建虜也是我蒙古國心腹大患。”
天啟隨即接話道:“因此,你我雙方不僅要加強邊貿合作,還要進一步加強其他方面的合作,形成戰略同盟。”
貴英恰一驚,追問道:“不知陛下所說其他方面的合作是指哪些?戰略同盟又是何意?”
天啟笑道:“其他合作,比如情報共享、聯合偵察有關建虜的情報、甚至是策反投降建虜的漢人和蒙古人、刺殺建虜高階將官、安插奸細等等。”
“至於戰略同盟,指在你我雙方任何一方受到建虜進攻時,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,立即出兵援助,共擊建虜。”
聽了這話,貴英恰不由心頭一震,又來這一套?
其實,雙方並不是沒有進行過類似的合作,只是沒有這次所說的這般深入,在後金不斷壯大後,雙方在萬曆末年也進行了結盟。
明國出錢,察哈爾部協助明軍守衛廣寧城,並在廣寧開通邊貿。
原本雙方合作還是很有誠意的,明國願意出錢,林丹汗也願意出力。
直到天啟二年,建虜突然進攻廣寧城,林丹汗也迅速出兵援助,但是巡撫王化貞決策錯誤,導致兵力損失嚴重,然後索性直接棄城而逃,雙方聯絡最緊密的城池隨為建虜所佔。
雖然罪魁禍首王化貞被大明朝廷坐罪下獄,但已於事無補,而且因為這事,熊廷弼被牽連,落得個傳首九邊的下場。
而王化貞能活到現在,全因在關鍵時刻背叛東林黨投靠閹黨,幫助閹黨重創東林,所以才苟活到至今。
失去了廣寧,雙方之間的聯絡就困難了不少,再加上蒙古各部矛盾紛爭,林丹汗也無心其他,便專心去整合蒙古各部勢力。
於是,接下來的六年中,雙方的接觸就很少了,直到這次林丹汗率部西遷蒙古右翼,併為了市賞的事情主動找過來。
其實,林丹汗也不是沒想過大明朝廷讓自己派出使臣到明國京師,是有重建雙方共同抗金的心思,但因為有前車之鑑,他心裡始終有些顧慮。
而且這六年來,察哈爾部因內部的消耗,以及後金的持續打擊下,實力已經衰弱了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