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英恰知道,這些被擊穿的鐵板,應該是明軍將距離拉近到五十步後的成果。

可是,在五十步遠的距離有這種威力,也是非常驚人了,這已經遠遠超過弓箭了。

不過,由於他看不清楚鐵板究竟有多厚,所以也不知道防禦力能不能與建虜的重甲相媲美,如果比得上建虜的重甲,那就更可怕了。

“明軍鳥銃的威力,為何會提升如此之多?”

貴英恰有些不解,隨即心頭一動,好像注意到了什麼,便立即向天啟的腰間看去。

因為他與那些演練的明軍火槍兵距離有點遠,看得不是很清楚,但他在之前拜見天啟時,看到天啟的腰間一左一右各掛有兩支短銃。

果然,仔細一端瞧,他就發現了一些問題,火繩不見了,在銃管的底部一側則多了一個更加複雜的奇怪部件。

他隨即又看到上面夾有一塊小石頭,小石頭此刻正與一塊小鐵片貼合在一起。

瞬間,他就想到了石頭應該是燧石。

“難道是靠燧石完成的點火?”

雖然好像只有這樣一個解釋,但貴英恰還是有些不敢相信,憑燧石那點火星就能點著火藥嗎?

就算能點著,恐怕也要撞好多下吧,這要是在戰鬥時,還不得急死。

可從剛才明軍的射擊情況看,顯然沒有那麼不堪,每輪射擊,似乎都點火成功了,就算有失敗的,應該也很少。

竟然之前從未聽說過明軍有這種火槍,看來這是明國人制造出的新式火槍。

“周將軍,你們的進展不錯,不過,還是不夠,還要繼續加強操練,務必讓射擊速度越快越好。”

天啟認真的對周遇吉道。

“是,萬歲。”周遇吉連忙應令,這一刻,他對天啟更加敬佩了起來。

透過這段時日的實彈操練,他越發能感覺到燧發槍這種戰術的威力,這除了燧發槍本身比鳥銃更加優良之外,和這種操練方式和戰術佈置也有不小的關係。

而這些,都是萬歲傳授下來的,這怎能不讓人歎服?

天啟吩咐繼續操練,隨即便轉過身,對貴英恰道:“貴使,請。”

“是的,陛下。”

一行隨即向李邦華的指揮營帳走去。

作為一名沙場老將,貴英恰迅速看出來,大明皇帝身上穿著的,竟然是一套重甲。

而且,顯然已經穿了不短的時間了,可即便如此,舉手投足間依然輕鬆自如,這哪裡像一個躲在深宮大院中擺弄木工的皇帝?

他不知道,天啟為了適應這套重甲,哪怕是在宮中,也經常穿著,所以早已經適應了這個重量,只要不是穿著去翻山越嶺、去打仗,這樣走走停停,一天都不成問題。

營帳中,天啟高座在上首位,大明的官員依次坐在左下方,而為了表示對貴英恰的重視,他被安排在了右下方首位,和他隨行的幾人在他旁邊依次而坐。

雙方坐定之後,貴英恰站起身,和他隨行的幾人走到中間,單膝跪下行禮道:“蒙古國使臣貴英恰帶來蒙古大汗誠摯的問候,並向大明皇帝陛下獻上珍品,以表達蒙古大汗對大明皇帝最崇高的敬意。”

說罷,他從懷中摸出一塊毛皮,上面列舉的是進獻貢品的清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