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啟一行趕到神機營的操練校場時,神機營士兵也在奮力操練,但天啟只看了一眼就眉頭一皺,因為他們正揮舞著長刀在訓練近戰砍殺。

天啟微一沉吟,問向一旁的李邦華道:“李卿,神機營的軍士,已經能熟練使用燧發槍了?”

李邦華連忙道:“回萬歲,燧發槍與鳥銃最大的區別是發火方式有異,微臣選拔的神機營士兵皆能熟練使用鳥銃,微臣再按照兵仗局告之的使用之法,讓士兵勤練半月,已經熟練掌握。”

天啟又追問道:“那如今每日可有操練火槍?”

李邦華一怔,隨即道:“回萬歲,軍中規定,每十日操練一次。”

在他想來,這種火器又無法控制精準,只要能熟練使用就行了,還要怎麼操練?

他的話音一落,李邦華自己就感受到了天啟有些不悅。

他本能的以為是自己對萬歲發明的燧發槍還不夠重視,特別是在萬歲親自來視察時沒有操練,落了萬歲的顏面,所以才導致萬歲不快。

其實不然,現在的天啟可沒有那麼愛面子,他是嘆息明軍已經使用火器幾百年了,如今還只是將火槍兵當成輔助兵種,所以才只要會用就行了,大部分心思還是放在了近戰搏殺上。

如今的西方正在進行三十年戰爭,透過古斯塔夫的軍事改革,瑞典軍隊的火槍兵佔比大幅提升,已經超過了長矛兵的數量,經過實戰的洗禮後,也得到了其他西方國家軍隊的認可,隨之開始學習模仿。

這說明火槍兵的作用在戰爭中越發凸顯,已經超過了冷兵器兵種,而且他們還沒有配備更加先進的燧發槍,不然這個比例恐怕會進一步提升。

而明軍對火器的重視,還是在戚繼光時期,火器兵的佔比幾乎一半了,沒想到短短几十年後,明軍不但沒有改進,反而退化了。

這可能與軍政敗壞,以及火器越發粗製濫造也有一定的關係,可這種短視對整個華夏的影響都是深遠的。

天啟一時沒有說話,隨行的其他將官都面面相覷,不知道皇帝會不會龍顏大怒。

其實是天啟不知道怎麼說才能改變他們的觀念,搞不好還會被他們鄙視,即使嘴上不敢說,心裡可能也會想,你一個木匠從沒有上過戰場,懂什麼火槍戰術?

想了一下,天啟才對李邦華道:“李卿,朕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,準備向你借六千士兵檢驗一番,朕親自來操練他們。”

李邦華聽了不由一驚:“萬歲,使不得啊,若萬歲有何旨意,微臣照辦便是。”

“是啊萬歲,軍中悽苦,萬歲龍體要緊,而且軍士粗俗,萬一衝撞了萬歲,臣等吃罪不起呀。”

“是啊萬歲,請收回成命。”

其他將官也是大驚失色,紛紛勸誡天啟打消這個瘋狂的想法。

可天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,朕直接和你們說出心中的想法,恐怕你們既不會相信,也不會太當回事。

與其這樣,還不如朕親自操刀,先拿出成果來再說。

退一萬步講,就算練廢了,也只有六千士兵,而且再怎麼也會比之前的京營士兵強。

於是,天啟輕笑著道:“怎麼,你們都看不起朕?你們別忘了,燧發槍是朕發明出來的,朕最懂其真正使用之法。”

李邦華連忙道:“萬歲,臣等並非此意,只是萬歲每日要處理國事,臣等豈敢讓萬歲再分心軍事?微臣惶恐。”

“末將惶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