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三章 不愛木裝愛戎裝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對於軍隊來說,器就是人,其次才是兵器。一支孱弱的軍隊,給他們再好的兵器,他們也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。
所以李邦華上任京營提督這幾個月以來,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精練兵員上。
其實說起來,京營的整體素質都較差,所以只能在矮個當中選高個。
三大營:五軍營、神樞營、神機營。
每營士兵他都親自選拔,非年輕力壯的一律不用,老弱病殘的全部淘汰。
他在三大營中選出精選出一萬人作為先鋒,另選八千壯丁訓練後再補入,先鋒軍士兵的軍餉是其他士兵的兩倍,壯丁是其他士兵的一倍半。
同時,他又下令,每個把總每月須從麾下五百士兵中選拔出五人,要求年齡必須在二十五歲以下,力氣必須在兩百五十斤以上,同時兼具弓箭和火器的本領,以填補先鋒或壯丁的缺額。
這就給了中下層軍官不小的壓力,必須加強訓練麾下士兵才能完成任務,因為李邦華會以此來作為他們考核的重要標準之一。
每三個月考察一次,考察不合格的,輕則降職,重則開除軍籍。
而士兵為了不被淘汰,甚至拿到更多軍餉,自然都想要被選入先鋒或壯丁,所以操練時也認真了不少。
他們也不再擔心欠餉或被剋扣的問題,因為李邦華上任以來,已經嚴禁杜絕了此類問題,一旦發現哪個將官剋扣軍餉,奴役士兵,必會嚴懲。
而京營軍餉的發放,已經可以和遼軍一樣及時了,可見萬歲對京營的重視。
朝廷查抄福王府,國庫瞬間充盈的訊息,京營上下自然也知道了,所以他們更不用擔心像以前那樣過得如乞丐、奴隸一般了。
也正如此,在李邦華按照天啟的旨意招募青壯,以補足淘汰掉的缺額時,整個北直隸的青壯都聞風而動。
前陣子,天啟抽空到京營私訪了一次,明顯的感覺到了面目一新,至少在形象上大有改觀。
以前一個個就像剛從戰場上慘敗下來的潰兵一樣,衣衫襤褸、蓬頭垢面、面黃肌瘦、眼神中沒有一點生氣,宛如吃了上頓沒下頓,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的乞丐一般。
這天,天啟在幾個大漢將軍的幫助下,穿上了一套量身打造的精良盔甲。
這套盔甲是按照明成祖出征時的盔甲樣式打造的,暗示他將以明成祖為榜樣,重整大明天軍威嚴。
看著天啟坐上車駕,率領一隊大漢將軍直奔紫禁城南面而去,站在乾清宮門口的張嫣頗為感慨。
陛下如同一隻真正覺醒的巨龍,一改往日頑劣,變得銳意進取,甚至要以成祖驅除韃虜為念。
雖然陛下以後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來陪自己了,但這對一個王朝來說,自然是好事,張嫣很是欣慰。
天啟一路出了皇城,然後直奔京營大營而去。
上次他還微服私訪,這次他不準備再掩飾自己的身份了,他要繼續扭轉以往人們對自己木匠皇帝的印象。
他要告訴世人,告訴全天下的大明子民,你們的陛下,不愛木裝愛戎裝。
而且古往今來強大軍事帝國的君主,大多都能上馬征戰沙場。
遠的不說,就拿建虜來看,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,幾乎每次大戰都有他們的身影。
建虜第一次入寇,也是皇太極親率大軍而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