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明萬歲、吾皇萬歲……”

“大明萬歲、吾皇萬歲……”

“大明萬歲、吾皇萬歲……”

一時間,引起眾多衣衫襤褸、面黃肌瘦的明軍士兵響應,發出震天般的呼喊。

他們被這些吸血的將官欺壓多年,活得人不如狗,本以為就這樣下去,沒人會管時,沒想到萬歲竟突然出手,直接將這些比土匪還惡的上官給殺了個人頭滾滾,真他孃的解氣。

更重要的是,被剋扣的軍餉也會重新補發下來,這怎能不讓受慣了剝削的他們感恩戴德?直呼萬歲英明。

這一幕,也在各鎮發生著,士兵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揚眉吐氣。

不過,有人歡喜有人憂,那些做了虧心事還沒有被抓出來的將官惶惶不可終日,如宣府總兵黑雲龍。

他逃過一劫不是他運氣好,而是他屬於閹黨,魏忠賢提前派人通知了他,所以他就公事公辦,這次沒有伸手。

但是之前做過的就很難挽回了,生怕被朝廷翻舊賬,那樣的話,恐怕連千歲爺都救不了自己啊。

當然,天啟也知道沒被抓出來的不一定都是好鳥,但也不可能真的將所有人都揪出來幹掉。

遼軍中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嗎?一樣有不少,還有東江鎮的毛文龍,可天啟卻沒辦法動,也不能動。

所以,只能殺掉一部分震懾一下,而且這一部分還不能有多大的影響力。

原本九邊應該是重鎮,不可輕動,但廢馳日久,早不堪一用,建虜打過來了,一天都擋不住。

所以天啟才能放心大膽的砍掉那麼多邊軍的高階將官,一點也不心痛。

其實,砍掉渠家楨還有一個目的,天啟準備將大同總兵的位置交給滿桂。

一是因為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已經抵達大同北面,正在吞併蒙古右翼。

察哈爾部是蒙古最強的一支部落,他們避開後金鋒芒,又與大明邊陲如此靠近,難保以後不會鬧出點么蛾子來。

派一個強力的總兵官鎮守,很有必要。

二是加強京師左翼的安全,一旦建虜入寇,滿桂便可配合關外的遼軍從東西兩面支援而來,從而對建虜形成夾擊之勢。

做完這些安排後,天啟又派錦衣衛和東廠的人去核查那些奏請賑濟、修建堤壩和水渠的章疏是否屬實,有沒有誇大。

如果情況屬實,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撥下錢糧,以安民心。

終於將這些煩心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之後,天啟拿出一支燧發槍開始研究起來。

因為工程院生產出的燧發槍數量已經超過三千支了,也先後交付給了京營。

可燧發槍是第一次在大明出現,更沒有參加過實戰,所以他看過京營的相關訓練之後,覺得有不小的欠缺。

他記得英國的龍蝦兵使用燧發槍時,將裝填到射擊的過程細分成了十多個步聚,這樣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士兵在作戰時的統一。

而齊射的密度,是滑膛槍發揮出殺傷力的重要保證。

所以,天啟覺得這個任務只有自己來完成了,因為整個大明恐怕沒人比自己更瞭解這款新式槍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