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歲特意設立了一個供匠人升遷的職位:工程師。

工程師分為三個大的等級,分別是:初級工程師、中級工程師、高階工程師。

每個大的等級,又分為一二三等,比如初級工程師有一等初級工程師、二等初級工程師和三等初級工程師。

三等最低,一等最高。

所以,工程師可以分為九級,三等初級工程師最低,一等高階工程師最高。

最低的三等初級工程師官街為正九品,二等初級工程師為從八品,一等初級工程師為正八品,以此類推。

最高的一等高階工程師可以達到正五品,在職位上已經比肩六部的郎中,或地方各府的同知。

雖然在實質的權力上還是有不小差距,但這麼高的品級在普通人眼中,那絕對是高不可攀的大官,一輩子都不敢想啊。

而這可不只是說說,這幾個月來,已經有兩百多人獲得改籍,五十多人經過評審成為了工程師。

其中,三等初級工程師三十六人,二等初級工程師十三人,一等初級工程師三人。

這只是第一次評審,所以他們的職位不是固定的,只要表現好,還有晉升的機會,其他還沒有評上的也是如此,只要努力就有機會。

今天天啟到來,又準備給他們提供一個新的晉升渠道。

因為他這幾個月除了關心燧發槍的質量之外,還非常關注產量。

質量由於有嚴控把關,還會拿到京營去試槍,所以問題已經不大了。

但是產量,卻一直不如人意。

現在兵仗局已經有超過三千的工匠,近五個月時間才堪堪造出兩千支燧發槍,這效率真的太低了。

當然,一開始兵仗局沒有這麼多人,只有一千多,後面的人是在得知政策好之後慢慢回流的。

可即便如此,也太慢了,平均一個人幾個月才能造一支槍出來,這還是在自己提供了一些發明的水利機械的基礎上,不然這個速度會更慢。

按照這個效率,若是想造十萬支,甚至是百萬支槍,那不知道要猴年馬月。

作為一個有後世靈魂的皇帝,這個速度天啟忍受不了,以他後世的眼光,自然也不難看出其中的問題。

每支槍從槍管到槍托,包括其中的每一個零件,都要同一個人負責到底,造好之後還要刻上自己的名字作標記。

這固然可以起到監督質量的作用,但卻嚴重的限制了每個人的效率。

因為會打鐵的,不一定卷槍管的速度快,會卷槍管,鑽槍管的效率不一定高。

還有燧發機、木製槍托等等部件,對技術要求都不一樣,沒有哪個人能保證每個方面都領先。

如果打鐵快的,專門讓他打鐵,他只會越打越好,越打越快。

會卷槍管的,專門讓他卷槍管,肯定也會越做越好,其他各部件也是如此分工合作,最後再統一組裝。

這種流水線式作業,效率提升的不止一星半點,而且還能夠儘量的保證生產出的槍械更加統一,因為不同的人各自打造出一支完整的槍,誤差肯定會大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