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節 金剛護體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又一日,做過早課,靜啟便來教授葦江武技,傳授的卻是一門“金剛護體拳法”。
靜啟言道:“小師弟,師哥看你聰穎非常,但武技之道,需要勤下苦功,並無半點取巧,你可要明白。”
葦江對這不苟言笑的大師哥十分敬重,並不和他嘻嘻哈哈,點點頭道:“師弟記下了。”
靜啟言道:“金剛護體拳法不是歸一門所獨有,其實多數佛家、道家修真均有研習。此拳法屬金,看似簡單,但大巧不工,要練好著實不易。金系拳法素以剛猛著稱,往往勇往直前,使用時有一種無堅不摧,無往不利的氣勢,但剛不可久,柔不可守,水無常勢,法無常形,剛開始一味走剛猛的路子,碰上修為遠遜自身的尚可恃強凌弱,但碰上更強的對手能如何?或是碰上火系功法,往往是個雞蛋碰石頭的下場。”
葦江問道:“就一門拳法,怎麼還分出金木水火土了?”
靜啟言道:“不光武技分五行,便是內家修真,其實也分五行的。不過很少有功法專煉一行,多數是五行間雜,某一行偏盛偏衰而已,所以大家就不過於強調這門功法到底屬於哪一行了。”
葦江點點頭。
靜啟見葦江連連點頭,以為葦江都聽懂了,便繼續道:“老子曰‘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柔之勝強,弱之勝剛’,道理就在這裡面。但凡金系武技,倒不是大家不懂,而是能練到剛中有柔的人少之又少。所以金系拳法,入門快,精深難,金系拳法練到極致,需能化實為虛,化簡為繁。有些厲害修真,把這拳法煉得爛熟,又從拳法中煉出或土、或水的屬性,拳法已不是一味的金繫了。”
“其中的相生相剋之理,師哥其實都領悟很少。你比師哥天分高出百倍,更需得勤學苦練,慢慢體會,若有不明之處,你就找我和師尊請教。”靜啟凝視著葦江,鄭重言道。
葦江聽這師哥說了一大撅,大概只聽懂十之六七,後面又聽靜啟自稱老子,肚裡便嘟囔道:“師哥說得高興,就稱起老子了。”
但他自己就經常嘴裡不乾不淨,哪好意思挑師哥的錯?心道,別說你要自稱老子,若是小爺學會了這功夫,叫你爺爺都行。
最後,靜啟言道:“你一定要記得,靈力修煉是本,武技修煉是末;靈力修煉中,感應天地是本,利用器物是末。這些主次,你一定要記好了。內家修真好了,什麼都能舉重若輕,能化腐朽為神奇,你現在還小,千萬別執著於幾塊靈石,執著於一門武技。這些,再等你大些,慢慢就懂了。”
葦江點頭道:“這些我現在就懂了,真懂了。”
靜啟言道:“師哥便開始給你教授拳法,你要用心記憶。”說罷,擺出一個起手式,一套修真入門拳法便教給了葦江。
這些日子,葦江心無旁騖,一天四個時辰習練心法,兩個時辰習練拳法,竟是風雨無阻。
前幾日,靜啟說金剛不動拳是修真的入門拳法不假,但這拳法不是拳名這般一動不動,卻是大動而特動,招式繁複已極。這套拳法說是三十六招,其實一招衍化為三式,每式三變,合計三十六招倒有三百二十四種變化。
當日靜啟只說了一遍,葦江便已記下大半,演示三遍,葦江已能照葫蘆畫瓢,打個有模有樣了。
靜啟十分高興,木訥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,言道:“師傅說你資質不凡,師哥開始還不信,今天一見,果然比你師哥強太多了。”
金剛護體拳的第一式名曰開天式,招式大開大闔,真靈之氣催動下,端的無堅不摧,剛猛無比,輕輕一拳便有開碑裂石的威能。開天式講究拳法出招迅捷,剛猛有力,任對手是何種武技,開天式必用絕對的速度和力量以攻堅克敵。
一日,葦江體會到這“無快不破,無力不破”的精義後,葦江催動拳法時,感覺丹田處有股凌烈的真氣湧動上來,周身迴圈一圈便化為使不完的精力,一套拳法使完,渾身汗如雨下,腳下都溼了一小圈。
一套拳法打完,葦江懶洋洋的舒展下肢體,聽到渾身的關節便如爆豆般的噼裡啪啦響成一串,從百會而至湧泉,從任脈而至督二脈,渾身好似有使不完的精力要爆裂出來一般,感覺舒適無比。
如此這般,這開天式便這樣練成了。
葦江哈的一笑,心道:“靜啟師兄說,這拳法的開天式若要小成,至少也得三兩個月,老子這還不到幾天呢,難道真是天賦異稟?”他想到數日後便要去天心峰,那邊可是別人的地盤,若是自己什麼都不會,不免為人恥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