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嬌兒猜到了王小娘子為何如此。

陳國憑著掌中珍來尋釁挑撥的時候,當今陛下震怒,而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工部眾官。

前段日子工部四處尋找能工巧匠破掌中珍,徒勞無功之餘,反在大昭的工匠中揚了陳國的名,再加上後來種種亂象,想必建隆帝更不高興了。

就在工部眾官覺得烏紗難保時,薛鎮將掌中珍呈了上去,可算平息了一場風波。

而無論陛下能否想到,薛鎮是否提起,工部眾人都能篤定薛鎮呈上掌中珍,是因為機巧閣。

鑑於此事算薛鎮救了工部眾官,他們自然不會埋怨薛鎮,甚至還要感謝他,但不代表他們會感謝機巧閣。

想李嬌兒初嫁到安陽侯府的時候,乍然到了富貴圈子,得了許多白眼,有些夫人、小姐不但不喜歡她,還會找茬生事。

一次有幾個大家千金要捉弄李嬌兒不成,反而自己失足摔倒,那為首的更是傷了胳膊,虧了李嬌兒因家學淵源學過跌打,及時救了她,才沒讓人落下病根。

豈料那幾個千金竟然倒打一耙,說是李嬌兒做的。

李嬌兒百口莫辯,幸虧有郡主明察秋毫,才查明瞭真相。

李嬌兒很委屈,孝惠郡主教她說:“有些人啊,發現在他們之下的人竟比他們強,他們就會恨人,而若是他們再被自己看不上的人救了,他們更能氣得幾天幾夜吃不進飯。”

“…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?”李嬌兒不能理解。

彼時,孝惠郡主一攤手,無奈道:“我哪兒知道?想來這就是人心吧。”

如今的工部大人們的心情,怕與那些小女子差不多,自己未成事,竟被個小小的機巧閣救了性命,大約憋悶地幾天幾夜沒睡好吧。

想著,李嬌兒嫣然一笑,奇怪地反問道:“小娘子說什麼掌中珍?”

彷彿真不知道似的。

王小娘子被問得懵住,脫口而出:“夫人難道不知道陳國的掌中珍?”

她怎麼聽家中人說,機巧閣很早之前,就到處宣揚什麼“世子夫人能做的話”?

李嬌兒面色不變,只淡然道:

“什麼陳國舊國的,宮中的事情,朝堂的事情,天下的事情,我可不敢胡亂議論,我這小店也不過是托賴祖名,靠著手藝賺口飯吃,更牽涉不到他國之事。小娘子,人行在外,要謹言慎行的啊。”

她之前讓秦樂幫忙宣揚,是為了確定某些猜測,更何況那不過是民間議論,並不防事;可待薛鎮將掌中珍呈上之後,朝堂必然會大張旗鼓地宣揚,否則不成給陳國臉上貼金了?

所以王小娘子則該是聽了家人私下對機巧閣的抱怨,才會跑來尋事。

果然王小娘子一激靈,臉色便僵了。

她今日來,是因為機巧閣在此事中出了風頭,而機巧閣一出風頭,她那個兄長便……

秦樂一個失婚出婦,怎麼配!

因此她氣不過,就想找秦樂的麻煩。

結果沒找到機巧閣的麻煩,反而讓李嬌兒教訓了一頓。

李嬌兒看著王小娘子臉紅一陣白一陣的,便知道她想對了。

她抿嘴一笑,喚道:“王小娘子?”

“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