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律安排將黃金熔化,然後鑄造成和黃土塊差不多大小的馬蹄金,還沒鑄成一半,一稱重,竟然超過三百斤。

他立馬明白過來,眾人還不理解。

唐律說:“相同數量的黃土塊,馬蹄金一百五十塊就已經超過了三百塊黃土塊的重量,這裡是三百塊黃土塊,如果全是馬蹄金,想想看,怎樣能抬過來?勢必要查一查,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神力的人,本官倒想要見識見識。只不過,恐怕這樣的大力士,全天下都沒一個吧!”

李力在場幫忙,他對唐律早就是膜拜了,這次見到真人,也算是一飽眼福,再加上學習經驗,這些經驗就是無價之寶。

“唐大人,這個道理誰都懂,只是沒想到用這個方法,這是犯罪過程還原試驗嗎?”李力說。

“是的,犯罪現場和犯罪場景很重要,可以真實瞭解犯罪嫌疑人當時的心態。有什麼動機,要達到什麼目的。”唐律說。

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,唐律辦案,也不禁止大家,誰都可以來看,可以提意見,這樣,方便及時找到犯罪嫌疑人。

只要對案子偵破有幫助,不管是什麼人,他都歡迎。

“靳大人,當時將馬蹄金送到縣衙的是什麼人?哦,不,嚴格來說,將陶罐送到縣衙的是什麼人?”唐律問。

“是兩個人,據說是當地的大力士。”靳山言道。

“那兩個人現在在哪裡?平時靠什麼維持生計?”唐律進一步問。

“靳大人,那兩個人現在在哪裡?”唐律看到靳山沒有回答,又補充問道。

“他倆就是當地的農民,以種地為生,因力氣大,常常打短工,幫別人的忙。也收點好處,貼補家用。因為常年給人下力氣,名聲在外,遇到需要下大力氣的活兒,自己做不了,牛馬也不方便的情況下,就找他倆來,準成!一定會手到擒來,非常便捷。”靳山言道。

大力氣的人少,幫忙抬東西,也說得過去,怎麼和馬蹄金有關呢 ?

“那這兩名大力士需要抓捕歸案。本官要看看他倆到底有多大力氣。”唐律說。

“唐大人,這兩名是普通農民,他們幫忙太馬蹄金,分文未取,就會這樣抓他們是不是說不過去?”靳山問道。

“靳大人,你在辦理案件的時候,是不是對農民特別照顧?”

“不是啊!法律面前一律平等。不過,因為農民太多,吃的苦也多,本官也是農民的孩子,考取功名,就是要當官,當清官,為老百姓主持公道,特別是農民,更需要得到公平和公正。所以,辦理每一件案子都十分小心,儘量不讓農民吃虧,得到公平對待。”靳山說。

“不是,有的農民是刁民,難道你也包庇嗎?”唐律問。

“唐大人,不是,對待刁民,只要犯法,本官也是嚴懲不貸毫不留情的。”

“那就好!你看看,現在的刁民多嗎?”

“多!說實話,對待刁民,要恩威並重,不能太好,也不能太壞,因為這些刁民一旦得勢,就很囂張,一切都不放在眼裡,如果失勢,就徹底完蛋,破罐子破摔,魚死網破,成亡命之徒。”

“那麼,農民中有刁民,這是不是事實?”

“沒錯,是有。”

“好,有了這個印象,那麼,靳大人,那麼,請想一想那抬馬蹄金的了兩個大力士,他倆來抬陶罐,知不知道里面裝的是啥吧?如果知道,就不安全了。”

“唐大人,下官認為,可能就是他們調包,就是說,他們將陶罐裡的馬蹄金給換了,換成了黃土塊,然後抬進縣衙。”

“沒錯,就是他們調的包,在縣衙裡的陶罐裡,裝的已經是黃土塊,靳大人還不知道,還將一陶罐的黃土塊帶回家,還高興不知其可。遇到這事,普通人都會興奮的睡不著了,靳大人想必想到身上的責任,也有睡不著的可能吧?”唐律問。

“是的,唐大人,下官還真的睡不著,想想可笑,當晚守著一罐子的黃土疙瘩竟然夜不能寐,要是知道是黃土疙瘩,也就不會睡不著。”靳山說。

“也不一定,如果知道馬蹄金變成黃土疙瘩,靳大人更是睡不著了,估計當晚就要派人去捉拿竊賊,只是當時沒有發現,想想看,如果當時就發現,會不會有這麼大的動靜讓人飽受折磨。”唐律說。

“是的,唐大人所說極是。好在現在已經查明瞭誰是罪犯,算是大功告成了。”

“為什麼這麼說?難道一定能抓住他倆嗎?”唐律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