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可能要打仗了,這是很多人都有了的感覺。

楊文桓的武勝軍從一開始北上,就彙集了大部分的目光,各方勢力的探聽裡,到得如今都有了清晰的認知。

剛開始大家都以為這是大戰開始伏筆,然而事實上武勝軍在離開江寧府地界之後就折了方向進入蜀地,最後進入了涼州府。

隨著時間推移,脈絡也漸漸清晰起來。

對於武勝軍本身接到的命令是往西涼防戍,大抵是為了監視西涼的動作。在當下這種時候,由於北方與戎人之間的摩擦可能會無限擴大,整個新朝最有能力的軍隊都開始往北方集結,在抽空了這些精銳之後,要找到一支讓西涼放心的同時又能起到威懾力的軍隊,我只能是武勝軍了。

武勝軍在西北一帶經營很多年,儘管離去了一段時間,但民間對他們的信任並沒做減弱多少,反而在涼王府的某種許意下,民間百姓對於武勝軍還是保持著一如既往地的信任。因此這種時候選擇武勝軍過來,顯然是很明智的一個決定。

楊文桓當然明白這些了,因此對於武勝軍今後的安排他也是往這一方面去做。

先前提及的蒼松城是距離西涼最近的一座城,也可以說是防守西涼的第一道要塞,他特意分出武勝軍一營的兵力開往蒼松城,匯合本地駐守的武銳營之後,再次加固防線。

當然新朝一方本身並不想與西涼打一戰,因此這種防備也控制在一種很適當的程度,而更多的用心則是寄託在紀康身上。

他從一個六品推官火線提拔到從四品諫議大夫,這姑且也是為了表明一種“吾乃天國上朝”的氣度,紀康對於這種在這個時候還計較著這些東西的人,無奈至極。

回了驛館,沒多久之後,門外突然傳來了一聲“報”,跟著一道人影急匆匆跑了進來,紀康迎了上去,那人也顧不上喝水,取出身上的文書遞了過來,“大人,京城八百里急件。”

紀康雙眼一瞪,臉上寫滿了驚訝,一把奪了過來,一把扯掉火漆,拆了開來。

大概就在他決定要出門的時候,涼王爺周訶已經進了驛館。

周訶一臉焦急的闖進來,看到紀康的臉色之後,大抵已經明白了,當下打發了身邊的人到外面守了起來,並開了口:“紀大人收到訊息了?”

紀康點點頭:“王爺也知道了。”

周訶嘆了一聲,在座位上坐了下來,看著紀康,“這次的事情應該還沒有傳出去。”

紀康正色道:“幾位相公應該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。”

周訶搖了搖頭:“他們當然明白,但這件事根本不可能封存太久。”

“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?”

周訶道:“我接到的文書裡,使團暫且停留在涼州。”

紀康搖了搖頭:“下官接到的文書裡沒有這一條。”

周訶道:“呵……那可有趣了,竟然還能有不同的?難不成京裡那幾位相公各有打算?”

紀康道:“王爺大概不知道,下官接到的是皇城司發過來的。”

周訶愣了一下,苦笑道:“他倒是能夠折騰,也罷,紀大人打算怎麼做?”

紀康道:“原本的打算不會改變,下官依然會出使西涼。”

紀康說的很是強硬,周訶提醒道:“你該知道,皇城司的密信本身不具備任何效益,你如果執意去,你的安全沒有保障不說,就算你去了與那邊談了下來,可能不受承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