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晴天》這首歌,跟顧徹以往的歌又很不同。

但只是聽著前奏,就會發現這首歌跟《夏天》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很好,就是那個味了!

《晴天》,同樣是一首隻是聽節奏就能殺到觀眾的歌曲,甚至要比《夏天》更要殺!

因為《晴天》所傳遞出來的內容,跟《夏天》還是有很大不同的。

《夏天》採用的是RMB曲風,演唱技巧運用的很高階,在炫技的同時兼顧著演唱,整首歌也很歡快輕鬆,讓人感覺甜甜的。

但《晴天》這首歌就不一樣了,它採用的是Britpop風格,是Rock的一種,也就是搖滾裡的一種表達方式。

但這首歌又側重校園懷舊風,有著少年的浪漫,有著許多人的風花雪月,又有著傷感的懷念。

這首歌曲裡的男女主人公,他們有過快樂與幸福,但最後並沒有走到一起。故事戛然而止在男主人要出國深造,與女友選擇了分手。

在分手的那天,男主人公收到了女友寄過來的第九封信。

他將九封信都擺放在了沙灘上,組合成了一個“我愛你”的英文字元。

這,就不得不提起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。

——既然相愛,何必分開?

男人在感情中要更為理智,會分析兩人在一起後如何如何,他去了別的地方後又會如何如何。

女人大多都會尊重男人的決定,但在顧徹眼裡,這種尊重不一定是體貼。男的鐵了心要分手,除了隨他的願還能怎樣,難道要死纏爛打嗎?

當然,這個法則同樣放在男人身上,也是適用的。

女的要分手,男人也基本是尊重祝福,強留在一起的愛情,沒意思。

《晴天》前奏一出,那澹澹浪漫中帶著傷感的旋律,許多選手一聽,就忍不住驚訝地張大了嘴。

這首歌,很不錯。

別的歌是要一開始就先聲奪人,只有顧徹的歌曲,一開始就先慢下來,引導人們追憶懷念,已經在樂壇裡形成了一種到分明的“顧氏特色”。

他的歌,目前光是放前奏,就能讓人精準的認出來是哪首歌曲。

同樣都是用萬能的創作音符,萬能的創作旋律,但有的人歌曲就能做到如此鮮明有特色。

“故事的小黃花,從出生那年就飄著

童年的盪鞦韆,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”

緩慢的曲風,只是開頭兩句歌詞,就讓人感到無比抓耳。

在場的聽眾,有種明明覺得“他唱的很隨意,甚至有點隨便,咬詞也不甚清晰,甚至有點含湖,但特麼就是讓人覺得很好聽很帥氣啊”的感覺,油然而生。

歌曲好不好聽,無所謂。

但帥。

是一輩子的事!

突然,陳星瞪大雙眼,情不自禁地喊:“臥槽!”

陸奕然也聽到了什麼,跟隨著陳星緊隨其後:“臥槽。”

其他選手不明所以,這個詞有什麼特別的嗎?

但等他們認真聽下去後,都忍不住震驚了。

——“臥了個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