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朝內政多坎坷 第七十五章 嘉義之治開端起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在二十一歲那年,韋然就已經權傾朝野,僅次於乾朝末期十九歲就當上大司馬的司馬元顯。
爵位秦公,是僅次於藩王的最高爵位。蕭炬原本有意直接封韋然為王,因為在南北朝時期,異性封王並非沒有先例,但是考慮到山河還未一統,如今封王,以後將封無可封,故而將韋然封為秦公。
都督中外諸軍事,則代表韋然可以節制全國兵馬,不論平息內亂還是對北秦用兵,韋然都有自主決斷權。
但是如此一來,便讓恆直的大司馬身份變的極為尷尬,為了維持朝堂平衡,故而蕭炬又加封恆直為揚州牧,爵位也晉升到了燕公。
如今南朝內亂已平,蕭炬穩坐帝位之後,就準備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,由於後乾時期禮崩樂壞,國學中斷,導致豪門子弟並無多少出路,除非投靠世家大族,由世家大族進行保舉,方可入朝為官,故而朝廷之中眾人基本都沆瀣一氣。
齊太祖蕭歡由於依靠南方士族的支援推翻了後乾,故而給予了南方士族足夠多的政治回報,但是也因此無法恢復國學,只能沿用舉孝廉制度,故而朝綱不濟。
齊文帝蕭衡雖然是一代雄主,但是終其一身都在平衡南北方士族在朝中的力量,雖然也曾盡力任用寒門,但是寒門卻無法真正晉升,最後只能依附世家大族,最終逐漸成為世家的附庸。
臺城上元宮中,蕭炬,韋然,袁慕之,張則茂四人則是聚在一起,商討下一步的國策。
如今南齊朝堂中,韋然掌控了絕對的武力,羊坎死後,淮南軍由劉仁業帶領,而劉仁業乃是韋然一手提拔出來的寒門大將,故而為韋然馬首是瞻,淮南軍目前依舊屯駐在廣陵。
江州軍中,袁慕之在江州軍聲望頗大,夏口軍的張則茂也是對韋然頗為誠服,故而夏口和江州整編之後的江州軍,被韋然命為天雄軍,由張則茂統領,取代御林軍,拱衛建康,分別駐紮在東府,京口,石頭城。
江陵軍乃是雍州和荊州整合之軍,是蕭炬東征的主力,如今叛亂已定,故而士兵迴歸故里,由宋無為節制一部分,同時原來義陽守將王顯則是調到江陵,任荊州兵馬總管。
加上張貴目前節制的三吳之地兵馬,韋然能夠調動的親信部隊不下十五萬,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,蕭炬覺得如今能夠開始進行改革了。
四人圍榻而坐,中間一壺清酒慢煮,蕭炬看著煮酒的火苗,漸漸的出了神。
袁慕之此刻則是主動開口道:“陛下,如今大齊百廢待興,正式改革的話,則是需要溫水煮青蛙,就如同煮這酒一般,需要緩緩圖之。”
聞聽此言,張則茂也是微微點頭,旋即也開口說道:“微臣覺得,如今朝廷之內弊端依舊重重,雖然陸苛為首的南黨勢力大減,但是南方士族依舊勢大,陸家雖然被滅族,但是豫章郡仍舊被士族牢牢掌控,三吳之地,雖然陳氏和譚氏目前忠心於朝廷,但是兩人皆年事已高,臣聽聞其子女在當地也多行不法之事。”
蕭炬則是詫異的看了一眼張則茂,張則茂也讀懂了蕭炬的眼神,解釋道:“陛下,朝廷稅收大半來自於課役戶,課役戶是由普通百姓和寒門組成,而世家大族以及勳貴則不需要繳納賦稅,此為大害,按照理法,陳,譚二家理應繳納賦稅,但是其子女圈佔土地,並且將自己的戶籍從課役戶改為免役戶。”
蕭炬聞言緊皺眉頭,此間事情他並不知曉,隨後用目光詢問韋然,韋然喝了一口酒,隨後點頭說道:“則茂所言確實如此,而且不僅陳譚兩家,謝家,陸家,張家倒臺之後,其土地紛紛被兼併,依舊無法分發給百姓,百姓無地可種,只好去找士族租地,需要將收成七成給到士族,自己還需要繳納賦稅,百姓賦稅頗為沉重,但是貧富差距卻越拉越大。”
蕭炬不禁嘆道:“難怪韋先生一直教導朕,國強則需民富,如今江南之地雖然看似富裕,但是富裕的只是世家和從寒門逐漸向世家演變的那部分人,百姓已然窮苦不堪。如此有何良策?”
“陛下,如今朝廷賦稅主要問題是,其一朝廷人口增加,但是收入並沒有增加,底層課役戶為了逃避賦稅,甚至假死,謊報年齡,以此逃避徭役。”
南朝的賦稅來源取決於田稅和徭役,若交不出田稅,則需要無償勞役。雖然齊文帝規定,勞役也有酬勞,但是由於百姓大多無田可種,故而勞役基本都是無酬勞可拿,歸根到底的源頭,就是百姓手中可用之田,沒有達到要求,土地被兼併。
每個男丁可以擁有二十畝地,需要繳納十畝地的賦稅,但是大多數男丁並沒有二十畝地,甚至毫無土地,百姓沒有辦法,只能租士族的土地,士族對於抽成把控又極為嚴格,百姓只能租上士族四十畝地,方可勉強交上賦稅,無奈之下,百姓只能交一部分賦稅,剩餘賦稅則用勞役替代。
蕭炬雖是明君,但是之前對此事並不知曉,如今細細看了細則之後,心中難免觸目驚心。他原本以為士族只是危害朝政,但是如今來看已是國家蛀蟲,但是隨後袁慕之的話則讓蕭炬更加心驚。
“陛下,當初後乾衣冠南渡之時,從北方遷徙到南方的僑民,享受免稅特權,不論身份,皆用白紙記錄,稱之為白籍。太祖立國之初,為了維持朝廷平衡,並未改變現狀,先帝為了平衡朝局,也並未對此做出改變,如今北方僑民佔據全國人口兩成,他們大多數並非士族,但是享受免稅特權,朝廷財政收入受到大幅度的影響。”
袁慕之此言,則是令蕭炬更是頭疼。
韋然微微咳嗽一聲,待眾人向韋然看來,韋然方才說道:“陛下,當務之急,則是需要進行土斷和卻籍,丈量全國土地,看看有多少土地被士族兼併,同時取消士族的免稅特權,以此增加財政收入。”
“秦公,如此難度頗大,且不說上下官員如果沆瀣一氣,土斷之事也難免弄虛作假。取消士族特權,激起士族不滿,恐又將動搖根基。”張則茂慌忙勸阻道,汗珠豆大般掉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