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靖王的心意02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接著皇后似是要將本該由其餘宮婢、姑姑們所講解的東西一次都講個通透:“禮儀便是在宮中的立足之本,該守的分際得好好守著,言行舉止都要得體,無論是人前人後,都沒有所謂不透風的牆……既然皇上責令本宮管好你們這些女孩子在宮中學習一事,本宮也就會盡責、讓下面的女官們好好地教教你們──從宮中出去的人都必須是得體的。”
接著,馮芷榕聽到了瓷器碰撞的聲音,想來皇后是喝了茶潤喉。
她低著頭聆聽著皇后的訓示,也還好並不是垂首而只是淺淺地低頭,就這麼站著聽了許久也不見後頸發酸。
“頭一年你可得用心學習,我看丫頭生得靈巧,這倒不是難事。”皇后的語中帶著盈盈笑意:“在宮中學習的女子個個出去都得是拔尖兒的,便是頭一年幾次回家省親、也得做出個樣子來,萬萬不能丟了宮裡的臉面才好。”
馮芷榕憑著感覺知道這時候該回話,便也回了句:“臣女記住了。”
隨著說的話見多,皇后的語句間更帶上了點輕盈的色彩:“本宮聽說你不喜歡女孩子家家的東西,是嗎?”
馮芷榕道:“回稟娘娘,臣女的確不擅長女紅。”
隱約地,覺得皇后似乎是含笑點頭:“出身於富貴人家的兒女家家戶戶都養著繡娘,卻是不必如此辛苦。”
停了會兒,又道:“那麼,平日在家裡都做些什麼?”
馮芷榕猶豫了會兒,這才開口道:“回稟娘娘,臣女平日在家都在看書,誘或習射藝、騎術,偶爾會替祖父煮茶。”
皇后的聲音這時聽來煞有興致:“平日看的都是什麼書?”
馮芷榕回答道:“回稟娘娘,臣女看的都是祖父書房內的書,除卻聖賢經書外,多為歷史、風土一類的書籍。”
皇后的聲音帶滿笑意:“我聽聞舅父的書房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去的,看來舅父也真疼你這孫女。”皇后這時連”本宮”的稱謂都省去了,可見其興致高昂。
“咱們大燁的女孩子可對射藝與騎術毫無興趣,煮茶的技藝與講究更是男子的興趣,你怎麼會有興趣呢?”
想起自己在馮家如此被縱容,馮芷榕這時也忍不住含笑道:“回稟娘娘,臣女自幼性子開朗、靜不下來,臣女的母親想著既然壓不動臣女學女紅,便在祖父與父親的允許臣女學習射藝、騎術,後來又為了孝敬祖父、這才學了煮茶。”
皇后的聲音含著笑意:“本宮便以為你們馮家也只有舅父願意讓你這般遊戲,卻想不到周氏在這方面也下足了工夫。”
如此說著,皇后又對程慈說道:“程慈,陛下曾說過本宮那表哥一板一眼、說一不二,這才放心地讓他打理詹事府的大小事,說著想來有他那樣的臣工、皇子們再怎麼調皮也不會出了格,但卻想不到他也會允許自己的女兒如此。”
程慈笑道:“娘娘說得是,還記得陛下從前曾問過馮柱國家的孫女兒如何,馮柱國說了這孩子不喜歡女孩子家家的東西,只愛騎馬、射箭和跑步,陛下聽了可開心了!”
這兩主僕當面說起馮芷榕的事情來可沒任何顧忌。這時又聽得皇后道:“從前本宮便覺得奇怪,為什麼荀監正會說一個幼小的女孩子家是個出將入相之才,但想來這丫頭的天性或便如此,便是連身為女兒身也攔不住自己的脾性。”
等等,合著皇后娘娘是怪自己投錯胎了?
馮芷榕聽到這裡只覺得滿臉黑線,但卻又只能靜靜地聽著自己跟前的兩個女人說著與自己相關的事情。
程慈也道:“娘娘喜歡說笑,大燁如今不比開國那些年,所有的女子多是好好地待在閨閣中,平日除了要打理自家鋪子的、或者上街買菜的尋常百姓,可是都很少拋頭露面呢!”
皇后道:“也是,本宮從前還沒出嫁前、也就只有乘車參加過幾次宴會,身旁的貼身丫鬟連簾子都給本宮牢牢守著,就怕本宮飛出去。那時家裡管得可嚴謹,便連花朝與上巳也都不讓人出去,可是悶透了!”
皇后說起這個也是帶著點遺憾,畢竟她的外祖只是個地方上小小的正七品知縣,而母親雖幸運覓得良配、嫁為正室,但對方左右也不過是個州衙裡頭的從七品判官、後來直到告老時才升為正六品的府通判。
但也由於皇后出身比起其他宮中妃嬪而言並不好,也才有那般意外的機會在當今皇帝與風飄搖之際結縭,更有往後的彼此扶持、相知。
程慈聽著皇后說起的過往,只是溫溫地笑道:“娘娘的外家可將娘娘視若珍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