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說曹操既定襄陽,一面親至劉表墓前拜祭,一面出榜安民,號令三軍不得騷擾百姓。

荀攸進言說:“江陵乃荊州要地,錢糧多集聚在那裡。若被劉備佔據,急切難以動搖。今劉備帶領百姓,行速緩慢,當率大軍急攻。”

曹操說:“劉備沽名釣譽,攜民十數萬作為掩護。吾大軍進擊,豈能不顧百姓性命,必然延誤時日。不如以輕騎繞過百姓,前往追襲。”於是便教各部挑選五千鐵騎,親自率領,從襄陽繞道,穿插迂迴,星夜超過百姓,疾馳三百多里至當陽長坂(今湖北當陽東北)趕上劉備。

且說劉備引三千軍馬,十數萬百姓緩緩向江陵進發。

將至當陽,諸葛亮說:“雲長去江夏求救,卻無音信,不知為何?”

劉備說:“敢煩軍師親走一遭。劉琦感念昔日上屋抽梯之教,若見先生親至,必不推辭。”

諸葛亮應諾,與劉封引五百軍先往江夏求救去了。

時值秋末冬初,黃昏將至,涼風嗖嗖,劉備與簡雍、糜竺、糜芳引軍於當陽附近景山紮營暫歇。

及至四更時分,只聽西北喊聲震地而來。

劉備大驚,急引所剩兩千軍馬迎敵。

曹操親率五千鐵騎,繞道穿插包抄過來,勢不可擋。

正在危迫之際,幸虧張飛引軍到來,拼命殺開一條血路,救護劉備往東而逃,曹軍切斷了百姓大隊,勸止南行。

劉備顧不得百姓,與張飛且戰且走。

及至天明,聞喊聲漸漸遠去,方才歇馬。

劉備眼見只有百十騎相隨,所隨百姓、家屬老小及趙雲、糜竺、糜芳、簡雍等人都不知下落,不禁悽傷大哭,張飛急忙上前勸解。

範強、張達自芒碭山跟隨張飛佔據綸城,後張飛與劉備、關羽會合,放棄綸城投靠劉表,一直跟隨至新野,卻無機會刺殺張飛為鄧茂報仇。這次遇到曹操率軍追擊,在混戰中,範強、張達帶領自芒碭山隨來的百十名兄弟混跡於百姓之中,才得於倖免。

張達認為劉備、張飛遭到曹操追擊,定然性命不保,也算為鄧茂義士報了仇,不如趁亂逃走,仍回芒碭山與郭亮會合。

範強則認為,不得劉備、張飛生死確實訊息,如果逃走,將半途而廢,前功盡棄。二人商議,決定繼續向南,探聽劉備、張飛的生死實信。

範強、張達眼見曹軍勸阻百姓南行,便偷偷與百十名兄弟離開百姓隊伍,繼續向南探尋張飛下落。

張飛正自勸慰劉備,見範強、張達引百十人過來,急問夏侯鶯娥眾人訊息。

範強說:“曹軍並不傷害百姓,只是勸阻南行,各自回家安居樂業。眾人都與百姓混雜一起,料無大礙。”

劉備心中稍得安慰:“但願家屬老小能夠免遭劫難。”

張飛牽掛夏侯鶯娥,勸慰劉備說:“兄長勿憂,待我殺回尋找二位嫂嫂便是。”說罷,叫範強挑選二十騎精壯軍卒,自引其往回尋覓;叫張達引餘眾在此陪伴劉備等候。

範強即將芒碭山百十名兄弟交給張達,當面囑咐“要捨生忘死,保護好劉皇叔性命”。

張達自知範強是要自己保全好芒碭山兄弟的安全。

範強又從劉備百十名隨騎中挑選二十名精壯,隨同張飛往回尋覓失散眾人。

張飛與範強來到長坂橋頭,見橋東一片樹林。

範強獻計說:“將軍英名蓋世,敵軍聞名喪膽。縱馬立於橋頭,敵軍必不敢近前。我領二十隨行騎從砍下樹枝,拴在馬尾上,在樹林內往來馳騁,衝起塵土,以為疑兵,敵軍定然不戰自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