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九 諸葛亮出師聚友 黃承彥試婿嫁女 二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崔州平,名鈞,字州平,博陵安平(今河北安平縣)人,父崔烈,歷任郡守、廷尉。
漢靈帝劉宏賣官鬻爵,崔烈靠著帝師母親程夫人的關係,按照官位標價的一半,出錢五百萬官至太尉、司徒,位列三公。
拜官之日,靈帝劉宏親自參加聚會,回頭跟身邊的寵臣說:“朕後悔沒堅持一下,崔烈的這個職位,本來可以賣到一千萬錢的。”
程夫人說:“崔公可是冀州名士啊!起初哪肯拿錢做官,還不是虧我撮合,陛下怎麼不理解我的一片好心呢?”
從此,崔烈名望衰退,朝野上下對其多有議論。
時間久了,崔烈也心裡不安。
一日,他從容問兒子崔州平:“吾位居三公,現在外面的人是怎麼議論我的?”
崔州平回答:“父親大人年少時就有美好的名望,又歷任太守,大家都議論您應該官至三公。而如今你已經當了司徒,天下人卻對您很失望。”
崔烈追問:“這是為何?”
崔州平回答:“議論的人都認為,花錢買來的官,一身銅臭味。”
崔烈憤怒,舉起手杖要打崔州平。
崔州平時任虎賁中郎將,穿著武官服,狼狽不堪地躲逃。
崔烈在後面追罵道:“死兵卒!父親打就跑,這是孝子嗎?”
崔州平回頭,卻以“舜之事父”的典故頂嘴說:“舜對待他的父親,小杖則挨,大杖則跑,這不是不孝啊!”
崔烈慚愧方止。
崔州平曾隨袁紹討伐董卓,被董卓逮捕入獄。
董卓被誅,崔州平被放出獄,被袁紹表為西河太守。
李傕、郭汜作亂,崔烈被殺,崔州平不齒於父親用錢交易做官的行為,隱居荊州,結交訪友,與比自己年少許多的諸葛亮等人成為密友。
崔州平見諸葛亮身長八尺,身材魁梧,相貌堂堂,到了結婚年齡,卻無家室,便留意探訪。
前幾天,崔州平在龐德公處交談,說及此事。
龐德公說:“名士黃承彥有女黃月英,博識多學,才藝俱佳,詩琴書畫,無所不能,吾識眾多年少俊傑,也無能與比,今年近二十尚未出嫁。”
崔州平說:“黃兄長我一歲,知識淵博,甚喜交友。只是其妻蔡氏乃荊州大將蔡瑁二姐。蔡瑁依仗大姐蔡夫人很受劉表器重,雖位居劉荊州之次,但實握荊州大權。想那黃兄既與劉表連襟,又與蔡瑁有妻弟之親,怎能將女嫁給平常布衣?”
龐德公說:“黃承彥淡泊名利,豈能以常人而論。如我,兒媳與荊州大族蒯家有親,卻禁兒往荊州攀登高門。黃承彥與蔡氏夫婦對女兒疼愛有加,教誨有方,卻很少帶女兒前往荊州攀親。劉表、蔡瑁素知黃承彥名望,多次遣人到沔南為荊州達官貴人提親並邀黃承彥到荊州出仕,均被黃承彥以自己無意仕途,家女丑陋拒絕。黃承彥曾言‘擇婿嫁女,均遂女兒心願,非曠世奇才不嫁’。”
崔州平說:“龐公給諸葛亮送號‘臥龍’,常以管仲、樂毅自比,當為曠世奇才。”
龐德公說:“孔明水鏡莊從師,德操多次談起,說是與管、樂相比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吾曾將德操對孔明評價相告,黃承彥也曾聽說孔明才智過人,只是其女黃月英非要其親自登門求親,面見方信。”
崔州平說:“都傳黃女阿嬌面黑髮黃,醜陋無比,故取名‘黃月英’,以掩其醜。不知諸葛亮是否肯前往相求?”
龐德公說:“吾曾問過兒媳,說其弟娶妻不看容貌,只講德才。孔明既是曠世奇才,必出常人所料。”
崔州平聽罷,這才趕往水鏡莊,見了司馬徽,說及此事。
司馬徽說:“好,好!孔明、元直、士元三人,今早已經出師離莊,可速往相見。”崔州平告別司馬徽,急忙趕往臥龍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