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九 諸葛亮出師聚友 黃承彥試婿嫁女 一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卻說諸葛亮與龐統、徐庶等學友在水鏡莊從師司馬徽,時光荏苒,一晃三年過去。
水鏡先生對弟子們說:“三年之期已滿,幾天後我要對你們進行考試,考不過關的以後不準說是我的弟子。這幾天都不要懈怠,以應考試。”
弟子們謹遵師言,認真複習,讀書備考,只有諸葛亮一個人整天在水鏡莊周圍溜達。
幾天後的一個早上,水鏡先生把弟子們聚集一起:“大家的期滿考試,成績都很不錯。現在開始出師考試,考題只有一道,就是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止,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,誰就可以出師。”
苦讀三年的學子,誰不想早日出師,都欲想方設法找理由經水鏡先生許可後走出水鏡莊園。
考試開始,有的大呼:“莊外失火請求出莊救火。”
有的謊報:“家裡死了人,得趕緊回去!”
甚至有的學子想透過師孃說情走出莊園。
水鏡先生完全不予理睬。
龐統說:“想讓先生允許我走出水鏡莊,我恐怕是辦不到了。不過,先生若能讓我出去試試,或許能夠給先生帶來意外收穫,那時先生就有可能允許我走出莊園。”
水鏡先生說:“龐統休耍小聰明,一旁站下。”
龐統無奈,伸舌弄眼站到了一邊。
徐庶假造了一封家書,哭著對水鏡先生說:“家母病重,望先生准許回家看望老母。”
水鏡先生接過“家書”,看也不看放到了案上:“午時三刻後自便。”
眾人不論怎麼懇求,水鏡先生均不允許出莊。
這時,只見諸葛亮早伏在書桌上睡著了,鼾聲大震,攪得考場不得安寧。
水鏡先生很生氣,猜想諸葛亮又在玩弄什麼花招,卻不去理會。
眼看午時三刻快要到了,諸葛亮方才慢慢甦醒過來,看看周圍同門學友,一個個無精打采,垂頭喪氣。
諸葛亮顯得異常氣憤,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:“先生這麼刁鑽,盡出歪題害我們,我不當你的弟子了,快還我三年學費,從此斷絕師生情誼。”
水鏡先生是天下名士,誰不尊敬?現在見諸葛亮這麼辱罵自己,氣得渾身打顫,喝令他滾出水鏡莊。
諸葛亮哪裡肯走:“不退學費,決不離去。”
水鏡先生只道諸葛亮聰明好學,誰知卻如此頑劣,不講道理,簡直是個刁鑽無賴之徒。考不過關,還要退學費,怒從心起,叫龐統、徐庶硬是把他拉出莊外,逐出師門。
諸葛亮一出莊園便哈哈大笑起來,把龐統、徐庶二人笑蒙了。
諸葛亮在路旁拾了根棍子,跑回水鏡莊,跪在先生面前,雙手捧上棍子說:“剛才為了應付考試,萬不得已衝撞恩師,弟子願受重罰。”
水鏡先生猛然醒悟,轉怒為喜,扶起諸葛亮說:“好,好!看來,青出於藍而勝於藍,你真的可以出師了。”
諸葛亮說:“龐統、徐庶也出了水鏡莊,理應出師,請先生恩准。”
水鏡先生想了想,本來就是一場師生遊戲,也就答應了。
三人既是同窗,又是密友,拜別了恩師、師母,依依不捨地出了水鏡莊。
徐庶提議到諸葛亮住處暢飲一番,以慶出師,龐統欣然同意。
三人一路來到隆中,遙見山畔幾個農夫荷鋤耕田,邊耕邊歌:“蒼天如圓蓋,陸地似棋局。世人黑白分,往來爭榮辱。榮者自安安,辱者定碌碌。南陽有隱居,高眠臥不足。”
徐庶聞歌驚訝:“難怪孔明選隆中結廬而居,真乃是山不高而秀雅,水不深而澄清。地不廣而平坦,林不大而茂盛。就連這些僻野農夫也能看穿人間事態,且能為歌自樂。”
龐統說:“此歌乃孔明兄所作。吾堂嫂乃孔明兄二姐,常吟此歌,莊上三歲小孩都會吟唱。”
三人說著來至山南,見一高岡,龐統說:“過了臥龍崗既是孔明兄所居茅廬。”
“臥龍崗?好雅興的名字。”徐庶讚賞說。
龐統說:“叔父龐德公送孔明兄號為臥龍。孔明兄在岡前結廬居住,所以此岡就叫臥龍岡。”
諸葛亮說:“二姐公爹龐公送士元號為鳳雛,實不為過。恩師水鏡先生曾言‘龐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’,足以可見。”
徐庶說:“龐公及恩師以識人著稱,絕不虛言。臥龍騰飛,鳳雛舞空,定有時日。”
龐統說:“但卻不知將來鳳落何坡?”
三人說笑著過了臥龍岡,見路旁有一酒店,商議著去酒店打些酒菜,捎帶回去,免得來回費力勞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