卻說孫策依周瑜調虎離山計調動劉勳出兵攻打上繚,便大張旗鼓,虛張聲勢,引軍攻打江夏黃祖。

孫策擊敗了黃祖兒子黃射,聞知劉勳中了空城伏兵計,急令回軍,用聲東擊西計乘虛攻佔了廬江郡治所皖城(今安微潛山北),截殺從上繚敗退的劉勳。

劉勳大敗,後悔未聽劉曄之言,致使慘敗。

劉曄,字子楊,淮南威德(今安徽六安壽縣南)人,漢光武帝劉秀兒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,劉普之子,劉渙之弟。

劉曄膽識過人,七歲時,母親去世,臨終時對劉曄說:“你父親的僕人有誣害人的秉性,我擔心自己死後會出亂局,希望你和你兄長長大後能除去此人。”

劉曄十三歲時就按母親遺命,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,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。

劉普原先大怒,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後也對他十分欣賞,不作苛責。

汝南人許劭善於觀人,當時在楊州避難,聞知劉曄有膽有識,稱劉曄有佐世之才。

劉曄二十多歲時,天下大亂,揚州地方的豪強們大多不願抑強扶弱而且狡猾殘忍,鄭寶、張多、許乾等人擁兵自重,其中以鄭寶最為驍勇果斷,才能和力氣都很突出,為當地人所忌憚。

當時鄭寶計謀擄略百姓渡過長江到江南地區,看中了劉曄是當地的高族名人,想要強逼他倡導這個計謀。

劉曄不願與其為伍合謀,便躲藏起來,沒有被鄭寶找到。

此時曹操派使者到揚州,劉曄去見使者,論及當前時勢,並請使者在他那裡停留數日。

鄭寶於是帶數百人帶著牛和酒迎接使者,並等待劉曄。

劉曄則在中門外設酒菜飯席給鄭寶部眾,自己則與鄭寶在內宴飲,並暗中使人借敬酒的機會殺掉鄭寶。

誰知鄭寶原不好酒,並且很留意他行為,令那人不敢下手。

劉曄於是親手用佩刀斬殺鄭寶,並將他的頭割下來,恐嚇鄭寶的部眾說:“曹公有令,敢有動者,與鄭寶同罪。”

鄭寶部眾見此,都很震驚和害怕,跑回營舍。

當時營中尚有精兵數千,劉曄為防他們作亂,即騎鄭寶的馬匹到鄭寶的營門前,向一些首領陳說禍福利弊,最終眾人叩頭迎納劉曄。

劉曄入營後安撫眾人,眾人歸服,便推舉劉曄為新首領。

劉曄見漢室衰微,自己亦是皇室宗族,不想擁兵,於是將那些部曲都委託給廬江太守劉勳,成了劉勳的座上客。

劉勳當時在江淮之間有很強的兵力,受到孫策的忌憚。

當孫策按照周瑜計策,“偽與好盟”,並派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要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時,劉曄則極力勸阻。

劉勳不聽,致使中計大敗。

劉勳敗退又遇孫策截殺,無力再戰,在劉曄的勸說下,與劉曄引殘兵敗將投曹操去了。

再說孫策擊敗了劉勳,於這年臘月初八,率領周瑜、呂範、程普、孫權、韓當、黃蓋等,乘勝進兵沙羨(今湖北嘉魚縣)攻打黃祖。

黃祖向劉表求救,劉表派侄子劉虎和南陽人韓晞帶領五千長矛隊趕來支援黃祖。

孫策分兵,於臘月十一大敗黃祖及劉表援軍。

黃祖隻身逃走,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抓獲,劉虎、韓晞並兩萬餘眾被殺,跳水溺死者一萬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