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六 張飛掠縣佔古城 關羽惜玉納貂蟬 二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卻說曹操聞報袁紹起兵來攻,遂發兵十五萬,分三路迎敵,途中又接東郡太守自延津發來告急文書,說袁紹先鋒顏良圍困白馬,便提兵五萬親臨白馬,靠土山紮寨,接戰顏良。
宋憲、魏續兩將接連被顏良斬殺,名將徐晃出馬,交戰二十餘合敗回。
曹操驚呼:“真是猛將啊!”心中不禁憂悶。
程昱說:“顏良如此勇猛,非雲長莫敵。”
曹操說:“發兵前雲長就曾請戰,唯恐立功即去,才未讓前來。”
程昱說:“養兵千日,用兵一時。丞相如此厚待雲長,就是想有朝一日為我所用。用人之際不用,養之何用?況且若劉備投靠了袁紹,今使雲長破了袁紹,一定懷疑劉備而殺之。雲長知兄被殺,還不死力效忠丞相?”
曹操聞言大喜,急忙差人去請關羽。
關羽聞命,到後院稟明二嫂,星夜至白馬,正值顏良寨前挑戰,便在曹操面前出壯言,誇海口,飛跨赤兔馬,倒提偃月刀,蠶眉直豎,鳳眼圓睜,直衝敵陣,徑奔顏良。
顏良正在麾蓋下觀陣,見一騎直衝而來,還未來得及問話,早被關羽一刀砍下馬來。
關羽割下首級,繫於馬項,衝殺敵陣,如入無人之境。
曹操乘勢揮軍掩殺,河北軍陣如波開浪裂,不戰自亂,死者不知其數,馬匹軍械陷落極多。
關羽縱馬回營,獻上顏良首級,眾將稱賀,曹操稱讚說:“真神將也!”
袁紹聞敗兵報說,顏良被一赤面長鬚持大刀勇將斬殺,因此大敗,問是何人?
沮授說:“此人當是劉備結義兄弟關雲長。”
袁紹大怒,欲斬劉備。
劉備分辨說:“明公難道只聽一面之詞,就斷絕往日之情嗎?吾兄弟三人自徐州失散,不知二弟死活。天下容貌相同者不少,哪能赤面長鬚的都是雲長?請明公詳察。”
袁紹本來就是無主張之人,又多疑沮授,聽了劉備辯解,責怪沮授說:“誤聽汝言。險些枉殺好人,徒落害賢惡名。”
袁紹帳下大將文丑,與顏良齊名,威名赫赫,戰功累累,堪稱河北哼哈二將,聞顏良被殺,急於報仇。
袁紹大喜,命帶十萬大軍,渡黃河追殺曹操。
沮授勸說:“不可。今屯留延津,分兵官渡,乃為上策。若輕舉渡河,一旦有變,將不復回。”
袁紹怒說:“難道不知兵貴神速嗎?都是爾等文士延誤時日,遲緩軍心,妨礙大事。”
沮授出帳長嘆,託病不出議事。
袁紹憎恨,將沮授所領軍兵交由郭圖統領,命文丑即日進兵。
劉備趁機請求與文丑同行進擊,一報袁紹恩德,二探雲長實信。
袁紹應允,令文丑領兵七萬先行,分兵三萬給劉備,使其斷後。
文丑渡河,見曹軍糧食輜重沿河向延津而行,遂催軍掩殺,奪得糧草車仗,又去搶奪馬匹,軍不成伍,自相雜亂,喝止不住。
曹兵圍攏過來,軍士自相踐踏,文丑挺身獨戰。
曹操大將張遼、徐晃齊出。
文丑拈弓搭箭,一箭射落張遼頭盔簪纓。
張遼奮力趕來,文丑復射一箭,正中坐馬面頰,張遼落地。
文丑回馬,挺槍便刺。
徐晃見狀,手輪大斧攔住廝殺,見文丑後面軍馬來到,料敵不過,撥馬敗回。
文丑沿河追趕,忽見打著“關雲長”旗號一軍迎面殺來。
文丑見來將赤面長鬚,手持大刀,料是關羽,急欲報仇,挺槍便刺,只三合便招架不住,心中膽怯,撥馬便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