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八 袁術稱帝眾叛親離王垕凜然獻首平怨一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卻說袁術久欲稱帝,獻帝奔命河北時,就曾聚眾商議。
由於主薄閻象力勸,袁術雖怒,聞報孫策擊敗劉繇,佔據江東,只得暫放話題。
時過不久,河內人張鮍為他卜卦,說他有九五之命,便以此為理由,聚眾再議稱帝之事。
主薄閻象再次反對,袁術勃然大怒:“卦象明示,又有傳國玉璽,若不為君,違背天道。吾意已決,再言者,定斬不饒。”眾人皆不敢言。
袁術於建安二年(一九七年)在壽春正式稱帝,建號仲氏,立馮方女為皇后,兒子為東宮太子,廣置公卿朝臣,乘龍鳳輦,分別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。
袁術聞知派往徐州催取呂布之女為東宮太子妃的使臣被殺,呂布又將韓胤解往許都被曹操斬首,憤怒之下,即命大將軍張勳居中為第一路,從大路徑取徐州;第二路上將橋蕤居左,取小沛;第三路上將陳紀居右,取沂都;第四路副將雷薄居左,取琅琊;第五路副將陳蘭居右,取碣石;第六路降將韓暹居左,取下邳;第七路降將楊奉居右,取浚山,各領部下健將軍馬,剋日起行。
袁術親自引軍三萬,命李豐、梁剛、樂就為催進使,命兗州刺史金尚為太尉,監督運送七路錢糧。
金尚字元休,京兆人,與同郡韋端韋休甫、第五巡第五文休俱著名,號為三休,東漢獻帝時被委派兗州刺史。
曹操兵臨兗州,金尚為曹操所破,流離逃走,幾至滅亡。
後來金尚南依袁術。
袁術僭號稱帝,欲以金尚為太尉,督運錢糧。
金尚認為自己乃漢朝皇帝任命,袁術則稱帝自立,反叛朝廷,不受所封。
袁術大怒,將其斬首,改任紀靈為都救應使,分七路進攻徐州,攻打呂布。
呂布當時只有三千兵力,四百匹戰馬,聞七路兵馬來攻,擔心抵擋不住,對陳珪說:“如今招來袁術部隊,全是由於你父子勸我拒婚,又解韓胤到許都被斬所致,你看該怎麼辦?”
陳珪說:“只知將軍英勇無敵,不知將軍卻膽小如鼠。在我看來,袁術七路兵如同七堆腐草,乃烏合之師,互不相信,出奇兵可勝。我有一計,不但可保徐州,而且可生擒袁術。”
呂布說:“如果有計破敵,便赦免你父子以前罪過。”
陳珪這才說出退敵之計。
呂布依計,一面致書許都,向曹操求援;一面派人去豫州連線劉備,作為外應;一面下書給韓暹、楊奉,進行離間。
呂布分別寫信給韓暹、楊奉說:“二位將軍有救駕之功,我有親手殺掉董卓之勞,一道建立功名,將會留名青史。現在袁術自立為帝,反叛朝廷,應當共同討伐。汝等依袁術反叛朝廷,前來攻打徐州,不但埋沒保駕功勞,還會落下叛逆罵名。如能作為內應,與我聯手打敗袁術,消滅叛賊,即可建立功業,機不可失。”同時承諾打敗袁術後,將軍中錢糧贈送。
韓暹、楊奉大為高興,同意作為內應,共擊袁術。
卻說曹操擊退張繡回到許都,思慕典韋,立祀祭奠,封其子典滿為中郎,收養在府,慰籍陣亡將士,撫平喪子失侄之痛。
這時,忽報呂布致書求援,曹操欲派兵馬救援。
荀彧獻計說:“袁術建號稱帝,奢侈荒淫,揮霍無度,眾叛親離。孫策據江東,勢力漸強,可假天子詔命,在後牽制;致書劉備,中途攻擊袁術,斷其後路;明公親率大軍,擇日征討,用‘圍魏救趙’之計,袁術可破。”
曹操依計,即派使臣前往江東宣諭詔命,至豫州知會劉備,到徐州回書呂布,說採用‘圍魏救趙’之計,即日起兵救援徐州。
且說孫策聞知袁術建號稱帝,曾多次勸阻不聽,便在江東脫離袁術自立,趕走袁術任命的丹陽太守袁胤。
吳景、孫賁收到孫策自立書信後,棄袁術投孫策,使袁術喪失廣陵、江東等大片土地,實力大挫。
今聞詔命至,令起兵牽制袁術,孫策聚眾商議。
長史張昭說:“袁術軍隊雖是烏合之眾,互不相信,但切不可輕敵。不如致書曹操,勸其南征,我軍為後應,前後夾擊,袁術必敗。萬一有失,也可相互救援。”
孫策從其言,一面遣使前往許都致書曹操,說明意圖;一面整頓兵馬,待命進軍。
再說呂布得知韓暹、楊奉願為內應,解除了袁術六路、七路攻取下邳、浚山之憂,集中兵力迎擊一路張勳軍隊。
韓暹、楊奉合兵一處,活捉了二路攻取小沛的橋蕤,夾擊攻打攻取下邳的張勳等人。
袁術七路兵馬失去四路,其餘潰散逃走,死傷無數,許多人掉在水中淹死,幾乎全軍覆沒。
呂布大獲全勝,留韓暹、楊奉分別留守沂都、琅琊兩處,自率軍追擊袁術至江淮,在岸北大笑而還。
且說劉備在豫州接到呂布求助書信,意欲起兵。
張飛大叫:“呂布奪徐州,多次傷害大哥,今卻去救,豈不是好了瘡疤忘了疼。”